写明月最著名的10首诗词( 二 )


五、《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 不知秋思落谁家 。
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聚会时所作的 , 原诗诗题下有注“时会琴客” , 说明非独吟 。诗的前两句写中秋夜月色 , 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图;诗的后两句写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 , 以抒情结 , 想象丰美 , 韵味无穷 。
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北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 南北东西 , 南北东西 ,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 , 暂满还亏 , 暂满还亏 , 待得团圆是几时?
这是一首借喻明月来倾诉别离之情的词作 , 难得的是 , 结构上采取重章复沓的形式 , 上下阕主体相同 , 只是稍加变化 , 形成鲜明的对比 , 深得回环跌宕、一唱三叹的妙处 , 可谓匠心独具 。
七、《金陵五题·石头城》(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 夜深还过女墙来 。
当时诗人由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任上返回洛阳 , 途经金陵 , 金陵是六朝故都 , 可在诗人的那个年代 , 金陵已非曾经的江东繁华之地 , 荒落得差不多成为一个“空城” 。诗人有感于此 , 写下了这一组共五首咏怀古迹的诗篇 。除了这首 , 还有我们熟悉的名篇《金陵五题·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
八、《琵琶仙·中秋》(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 , 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 , 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 , 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 , 那堪重对 , 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 , 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 , 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 , 填膺百感 , 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 , 夜寒吹裂 。
纳兰性德 , 字容若 , 是“清词三大家”之一 , 这首词作于中秋时节 , 这年春天 , 纳兰妻卢氏病故 。词的下阕表达了对于昔时情爱的思忆 , 有对“只影而今”的孤单失落的伤感悲叹 , 而“总茫茫、不关离别”一语又顿使全篇升华 。
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古人尚右 , 故称贬官为左迁)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县尉 , 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人的笔下 ,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 , 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 , 富于同情的知心人 , 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 , 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 , 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
十、《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 醉后各分散 。
当时诗人身处长安 , 正当官场失意之时 , 其政治理想不能实现 , 心情是孤寂苦闷的 。于是以月为友 , 对酒当歌 , 及时行乐 , 写下了这四首组诗 , 这里是第一首 , 笔触细腻 , 构思奇特;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 , 更表现了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