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强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学校大力推进实施“研究性的教+研究性的学+挑战性的学+创新性的做”教学模式改革,把“句号课堂”变成“问号课堂”,推动课堂革命和学习革命不断走向深入 。
跨界融合:构建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生态
跨界融合是新工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
2016年,电子科大就面向“互联网+”“智能+”融合发展趋势,在国内率先实施了“互联网+”复合型双学位培养计划,融合4个学科的6个专业,重构了所有核心课程 。这种融合,顺应了大类培养趋势,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
目前,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第二届科技艺术节“超验植入—技术理性、数字密码与经验本能”联合教学与创作成果展正在清水河校区众创空间实验艺术馆展览 。
2019年,电子科大基于信息技术学科优势,首创了“新工科+新艺术”辅修专业“交互新媒体艺术”,培养面向未来、基础扎实且具有艺术修养和动手能力的新型工程师 。
2020年9月,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位精英人才实验班开班 。两校各30名2020级本科新生成为首届“实验班”成员,将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度过四年学习时光并获得双学位 。
2020年,为服务国家在金融科技和区块链领域的战略需求,学校和西南财经大学携手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联合学位精英人才实验班,构建了“新工科+新商科”跨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
学校快速响应产业发展需求,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增设了集成线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12个战略性新兴工科专业,进一步完善了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生态 。
“学校已经切实打破了专业壁垒,搭建了工工交叉、理工结合、工文渗透、工艺联合的多类型交叉复合精英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说 。
融通互补:形成优势集聚的“新工程教育共同体”
学科、学院和专业需要融合,教学与科研、校内与校外的壁垒也急需打破 。电子科大促进科教融合和产学研一体化,形成高水平科研、高端产学研“融通互补、成体系落地本科课程”的“新工程教育共同体” 。
2019年6月,信通学院首届科研育人“卓越成长计划”班级开班 。学校教务处与信通学院共同提出“卓越成长计划”,以新型微波探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在全校率先开展了“科研育人”的有益探索 。
如何实现科教融合?学校在所有工科学院全面实施“高水平科研团队‘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在未来信息技术及“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建立高水平科研与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融通的新工程教育模式 。
目前,该计划由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在内的20位杰出人才组织设计和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潜能 。
该计划的实施,把“科研育人”成规模、成体系地推进到了第一课堂,同时鼓励不同学科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跨学科(工程)项目,并将跨学科(工程)项目贯穿到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
学校还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建设国家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持续培养紧缺创新人才;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创新实践基地,开发产教融合课程;与成都市共建国家级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大科学装置、国际教育园区等,突破了资源和区域壁垒,集聚人才培养优势、拓展人才培养空间 。
电子科大的系统性新工科教育改革成果已经固化在培养方案当中 。据统计,学校年均开设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1900多门次,覆盖学生9.4万余人次 。相关测评结果显示,新工科教育改革使本科生的学习体验与满意度显著提升 。
- 樱花折纸教程大全 樱花折纸教程
- 微信最新心碎伤感个性签名大全
- 不来大姨妈也没怀孕 大姨妈不来也没怀孕是什么情况怎么办
- 大众2019款宝来胎压复位键在哪儿
- 腌制韭菜花 腌韭菜花的做法大全
- 2019年比较可爱的小孩网名大全
- 澄阳湖大闸蟹吃法图解「大闸蟹怎么吃」
- 连脚袜子大脚趾痛是什么原因
- 中国有哪四大火炉城市炉 中国有哪四大火炉
- 保研和考研哪个难度大一些 保研和考研哪个难度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