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二 )


文章图片

1992年 , “元宇宙”一词首次在科幻小说《雪崩》中出现 , 书中 , 人们通过特殊设备 , 以“虚拟分身”的方式住进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空间 , 这一概念场景被作者称为“元宇宙” 。 29年后的今天 , 人们对“元宇宙”有了更具体的理解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何宝宏:元宇宙本身不是某一种技术 , 而是一种理念 , 它需要整合不同的新技术 , 比如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 更强调了虚实的融合 。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种元宇宙 , 它的概念内涵也会随着不同技术的发展和相互的融合 , 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清晰起来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当人们还在试图理解消化这个概念时 , 一些科技企业早已开始了对元宇宙领域的探索 。 今年3月 , 作为第一个将“元宇宙”写进招股书的初创企业罗布乐思登陆纽交所 , 首日股价大涨超54% , 市值突破400亿美元 , 是一年前估值的10倍 。 这成为了“元宇宙”概念在今年爆发的标志性事件 。
11月23日 , 罗布乐思的股价迎来今年高点 , 触及141.6美元/股的价位 , 较发行价飙升了219% , 市值突破700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4440亿元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很快 , 技术和资金上更具优势的科技巨头们 , 接力成为“元宇宙”的重要参与者 。 10月 , 美国社交媒体公司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宣布 , 直接将公司更名为META , 意思就是“元宇宙”的“元” 。
11月 , 微软则发布了沉浸式在线办公平台“网格” , 标志着又一科技巨头进军元宇宙 。
方舟投资集团预计 , 从2021年至2025年 , 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翻番 , 达到3900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2.4万亿元;普华永道则认为 , 到2030年 , 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 , 约合人民币9.5万亿元 。
“每经AI品房”小程序正式上线 ,
全国297个地级城市100万个楼盘小区 ,
楼市资讯与楼盘分析智能获取!
各方对元宇宙褒贬不一
伴随着元宇宙汹涌的热潮 , 对其质疑之声也逐渐增多 。 元宇宙是机会还是陷阱?是风口还是虎口?是互联网的星辰大海 , 还是高科技的精神鸦片? 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元宇宙呢?如今各方对此褒贬不一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 梁建章:元宇宙越来越能够仿真、乱真 , 可以低成本创造各种各样的乐趣 , 甚至可以代替亲情和爱情 , 这就会产生问题 , 这会带来各种风险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曾表示 , 对“元宇宙”这种流行词汇不感兴趣 , 更愿意将目前的趋势看作是增强现实(AR)技术的发展 。
“元宇宙”刷屏!有人10天收入160万元!有人2740万买一块虚拟土地!是风口还是虎口?
文章图片

今年4月 , 芯片巨头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做了一段演讲 , 直至数个月后 , 人们才通过英伟达官方知晓 , 演讲者并非黄仁勋本人 , 而是其虚拟人分身 , 英伟达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 。 英伟达正利用这项技术 , 创造能完全复制现实工厂运作的元宇宙场景 , 来赋能工业制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