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麻黄:性温气薄,陶弘景称其为“伤寒发表之第一药”,具有发汗散邪的功效,与桂枝、杏仁、甘草和水煎服的麻黄汤,用于外感风寒,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等症 。
2.桂枝:《名医别录》载其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除了上文提到的麻黄汤,桂枝的经典方剂还有出自《金匮要略》的桂枝芍药知母汤,配伍芍药、甘草、麻黄、生姜、白术、知母、防风、附子,能祛风除湿,通阳散寒,佐以清热 。
3.羌活:气味雄烈,善升散发表、祛风除湿,可用于外感风寒夹湿、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由于含有挥发油,除治风寒、风湿病外,还可治脑血栓、中风及心脏病 。
4.荆芥:药食同源,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等功效,用于风寒感冒、四肢关节疼痛、风疹瘙痒,可直接取5~10g煎服饮用 。辛凉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性味辛凉,可发散风热,发汗作用温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咽喉肿痛、舌苔薄黄等热象表征,在抗菌、解热方面优势明显 。
1.薄荷:为疏散风热要药,主要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也有清利咽喉、助麻疹透发等功效 。
2.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清肝明目,用于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目赤肿痛等症,常与菊花、决明子、麦冬等配伍使用 。
3.菊花:疏散风热、明目、清热解毒、清肝火,治疗外感风热时,常与桑叶同用,也可配黄芩、山栀治热盛烦燥等症 。对于疔疮、肿痛毒效果佳,既可内服又可外敷 。
4.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适用于感冒、发热、肝气郁结、胁肋疼痛、月经不调等症 。
四、补气药
年老体衰、大病久病、天生体弱、劳累损伤等皆能引起气虚,可用补气类中药补气养生 。
1.人参:含多种人参皂苷、挥发油、人参多糖等物质,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适用于因大汗、大泻、大失血或者大病、久病造成元气大虚欲脱,气短神疲及肺燥干咳等症 。
2.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适用脾虚造成的体虚倦怠,食少便溏;气虚导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乏力、头晕、心悸等气血两虚证 。
3.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气血阴亏、虚热烦倦,适用于火热耗伤肺脏气阴所致短气喘促,咳嗽痰少或者痰中带血等证 。
4.太子参:药性偏凉,能补气健脾,生津润肺,适用于热病之后,气阴两亏,倦怠自汗,饮食减少,口干少津而不宜温补者 。参考资料:
1.陈峰,刘涛,李建军,陈井鑫.槟榔的药用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14:119-121.
2.刘海波,乔颖欣,周家驹.泻下药和解表药的现代药理解释[J].中国药学杂志,2007:26-30.
3.《中医里的消食三宝:鸡内金、神曲、焦山楂》.生命时报. 2018-10-26
收藏举报60 条评论
- 农民发展林下白背草中药材种植
- 含笑花图片和介绍 含笑花简介及常见问题
- 香菇油菜的八种常见做法
- 丹参常见病害及防治研究 丹参常见病害及防治
- 粗毛绵羊品种 粗毛羊有哪些常见品种
- 滋阴补肾的女性中药有哪些
- 中药治疗口臭好方 治疗口臭的中药方子
- 白蚂蚁吃什么 白蚁吃什么的
- 我国石榴主要栽培区域分布和常见品种介绍
- 护士资格证考试基础护理题 护士资格考试常见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