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特征 何谓水文地质学?( 二 )

  • 观测泉水的物理性质,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 。测量泉水的水温和流量,了解流量的稳定性 。泉眼附近有特殊的泉水沉淀物时,应进行肉眼鉴定,必要时采样进行化学分析 。了解泉水目前利用状况及进一步扩泉的可能性 。
  • 针对不同的水泉,有不同的调查内容 。对人工挖泉,应了解其挖掘位置、深度,泉水出露的高程和地形条件,遇水层位和水量等 。对流量较大的泉水,应调查水的去向 。对有重要水文地质意义和开采利用价值的大泉,应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及早开始动态观测 。遇有矿泉时,除必须调查上述内容外,应特别研究矿泉的水温、化学成分、成因和地质构造条件,要了解矿泉的医疗作用或有害影响 。
  • 3 岩溶水点(包括地下河)的调查
    对各种岩溶水点(如岩溶泉、落水洞、出水洞、地下河出口、地下河天窗、谭等),应采用手持式 GPS定位,并对以下主要内容进行详细观测描述 。
    • 一是调查出露的地层层位、岩性、地质构造及所处构造行迹的部位,岩层产状,结构面的产状及其力学性质、水理性质,地质构造与岩溶发育的关系 。
    • 二是调查水点地面标高,所处地貌单元位置及地貌特征 。调查水位、埋深、水深,并访问其变化幅度及观测洪水痕迹 。野外实测水温(同时观测气温、洞温)、pH值、电导率、暂时硬度和Ca2+,调查水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透明度等) 。
    • 三是取代表性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对受工矿和农业废水影响及含有特殊元素的水质,要作专门的调查 。
    • 四是力求弄清它与邻近水点和整个岩溶底下水系的关系;在观测每个岩溶水点后,一般应做适当追索,把追索结果和对地下水“来龙去脉”的初步判断记录下来,同时做出示意图 。
    4 地表水体(河流、湖泊)的调查
    包括调查河流、湖泊、池塘、渠道等地表水体的位置及周围的地形特征 。观测地表水体的形态,包括河流的宽度、长度和深度、湖泊的面积及积水深度 。了解地表水体附近的地层岩性、地貌条件及其所处的构造部位 。测定其水位、流量、流速、含砂量等 。观察水的物理性质(水温、颜色、嗅、味、透明度),必要时可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 。测量和搜集河流上下游间流量的变化、直流的水量、河床沿途的变化情况,特别要重视枯水期地表河流流量的测定 。调查地表水的利用情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