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迎爆发元年 国产手机厂商竞逐先发优势( 二 )


当谈及不同折叠方案的优劣时 , 王希指出 , 外折因为屏幕在外 , 屏幕使用久了很难避免出现划痕 , 而且跌落后损坏的可能性更高 , 但这种折叠整机只有一块屏幕 , 成本低一些 , 屏幕最小弯折角度更大 , 理论上折痕不会那么明显;而内折在使用时 , 更符合用户习惯 , 并且由于把相对脆弱的折叠屏保护起来 , 整机的可靠性更高 , 此外 , 内外屏联动也可以开发更多使用场景 。 纵向折叠属于内折的一种 , 主打便携 , 因为屏幕和铰链更小 , 所以成本更低一些 , 但也会牺牲一些其他功能 , 比如影像、续航等 。
屏幕、铰链导致高成本难题待解
相比普通智能手机 , 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技术在于屏幕和铰链 , 量产也取决于这两部分 。
相关数据显示 , 折叠屏投诉近七成问题集中在屏幕 , 主要为三个方面:折叠屏折痕裂痕(28.1%)、屏幕显示故障(26.6%)、屏幕漏液(12%) 。 自2018年首款折叠屏手机上市以来 , 屏幕问题是阻碍用户更换折叠屏产品的核心因素 。
目前国内厂商中 , 有供应或布局柔性AMOLED的企业主要为京东方(000725 , SZ)、维信诺(002387 , SZ)、深天马(000050 , SZ)、柔宇科技、TCL科技(000100 , SZ)旗下华星光电等 。
其中 , 京东方已拥有三条第六代柔性AMOLED产线 , 分别在绵阳、成都和重庆 。 2021年前三季度 , 公司出货约4000万片 , 目前已为华为等品牌提供高端柔性AMOLED产品 。 此前华为MateXs、Mate X柔性折叠屏均为京东方独家供应 。
而深天马方面于11月底披露 , 公司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 在屏上做加法 , 已在运营管理的AMOLED产线上规划了自主研发的CFOT(偏光片取代技术)、HTD(Hybrid TFT Display)、折叠技术等先进前沿技术 。
维信诺则在互动易上称 , 公司在折叠领域进行了长时间的技术开发 , 将会根据客户需求推动应用落地 。 今年4月 , 维信诺发布公告称 , 自2020年12月至公告披露日 , 公司与荣耀终端签署的日常经营类订单累计不含税金额为8.91亿元 , 总共27笔订单 。
不过 , OPPO Find N并未搭载国产屏幕 。 据悉 , Find N屏幕供应商为三星 , 双方定制时间很长 。 刘作虎透露 , OPPO Find N屏幕采用12层复合结构设计方案 , 其中定制的不锈钢基板设计可以对柔性屏幕做到有效支撑 , 并且使用了厚度仅为0.03mm的最新UTG超薄柔性玻璃 。
屏幕之外 , 与传统智能手机相比 , 折叠屏手机最大的区别以及最大的难点在于折叠处的铰链部分 。 它是实现可折叠手机最关键的功能性零部件 , 也是折叠屏里科技含量最高的部分 。
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 , 东睦股份(600114 , SH)、宜安科技(300328 , SZ)、精研科技(300709 , SZ)、弘信电子(300657 , SZ)等均有布局折叠屏手机铰链 。 其中 , 东睦股份已成为华为手机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件最大供应商 , 也是华为第二款折叠屏手机MateXs铰链的核心供应商;宜安科技近日在互动易上表示:“公司的液态金属铰链已和5家客户展开了合作 , 还有一些客户正在共同进行产品开发 。 ”
昨日 , 蓝思科技(300433 , SZ)方面披露称 , 公司积极布局可折叠智能手机细分市场 , 在折叠屏智能手机UTG玻璃等领域已有深厚的技术储备 , 已与客户建立了深度合作 , 提供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 包括且不限于外观防护3D玻璃、UTG玻璃、CPI薄膜 , 以及金属组件等 。
在刘作虎看来 , 铰链中凸轮的设计方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OPPO Find N采用自研精工拟椎式铰链技术 , 包含136个元器件 , 加工精度为0.01mm 。 ”他还称 , 该产品可实现50°到120°内多角度自由悬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