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 2020 DUBAI 当代最新潮的建筑设计之美( 六 )







建筑前的浅水池则代表了湖泊 , 潺潺的水流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 创造出凉爽的体感环境 , 这都不免让人联想起芬兰清澈的湖水与新鲜的空气 。

芬兰馆建筑用材上也致力于体现环保与循环经济的主题 , 除了少出的建筑材料外 , 绝大多数的建材都当地采购 , 避免了运输造成的环境负担 , 在后续拆解的过程也有涉及到到材料二次利用方案 。



丨韩国馆
·设计:Mooyuki Architects
·旋转立方体块
以展示当代和未来的流动性概念 , 打造的自旋立方体是活力与流动性的表现 。 这闪烁的光令人想起充满活力的体育场观众的纸板人浪 , 也让人想起摇滚音乐会 。




立面由1597块立方体组成 , 旋转的四个面包含一个数字面和三个模拟彩色面 。 可以模拟一些图案和拼图 , 试图为当代数字媒体带来一些新鲜感 。



整体概念来源于韩国的马当(Madang) , 它通常是一块空地 , 人们可以在里面进行表演、节日庆祝等活动 , 而建筑东侧的巨大开口模糊了边界 , 路人不进入展馆也能欣赏里面的表演 。



丨波兰馆
·设计:WXCA
·铝合金鸟群雕塑
波兰馆的设计 , 是一次对于国家自然景观的致敬 。 动态的鸟群雕塑包裹着木质的模块化结构 , 就像从波兰迁徙到阿拉伯半岛的鸟群 , 揭示了波兰和阿联酋之间的自然联系 。




鸟群的装置是由铝合金模块组成 , 随着风的起伏而颤动 , 矩阵式的排列将视觉与听觉的效果放大 , 趣味十足 。



主要木材选用波兰东南部的木材 , 属于可回收的材料 。



丨巴西馆
·设计:JPG.ARQ
·最生动感官体验
场馆以展现巴西的湖泊、雨林、河流、湿地等自然资源为前提 , 将展馆架设于一个反射水池上方 , 四周由一个覆有轻质半透明膜的钢结构组成 。 投影设备可以将巴西的自然景观投射在上 , 给来访者提供沉浸式的在场体验 。




来访者步入场馆 , 如同漫步绿洲一般 , 可以从味觉、声音、节奏音律、质感和设计上体验巴西文化和自然的多样性 , 以及沉浸式的自然环境 。


这个大型反射池里的水 , 来源于雨水的收集、反冲洗过滤器以及空间系统的冷凝水 , 以寻求最小的水资源损耗 。




丨比利时馆
·设计:Assar / Vincent Callebaut
·种满植物的阳台
比利时馆以大面积的绿植和实木线条来打造对未来建筑的畅 。 以自然可持续发展为导向 , 对循环再生经济、生物气候法则、可再生能源整合和自然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进行全方位的展示 。




阳台的立面种植了超过2500株植物 , 通过绿植的蒸发作用 , 可以为露台起到很好的降温作用 。


这座大型建筑堪称“绿色拱门” , 主体是一个桥梁形式的建筑 , 中间有着一个三维曲率的巨大拱顶 , 这个拱顶取自“双曲抛物面”的最小曲面 。



丨西班牙馆
·设计:Amann Canovas Maruri
·智慧森林
该展馆整体造型是由许多大小不一颜色鲜艳的圆锥形体块堆叠而成的 , 而底部则是一整个连通的空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