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出申办到答案揭晓 , 中间隔了两年 。 事实上 , 早在30多年前 , 成都的科幻梦想 , 就照进了现实 。
1989年 , 《科幻世界》杂志社首任社长杨潇受世界科幻协会之邀 , 赴圣马力诺参加世界科幻小说年会 。 当时《科幻世界》这个名字尚未诞生 , 其前身是《科学文艺》杂志社 。 那一届的年会将决定1991年的举办国 。
彼时 , 杨潇肩负了一个目标 , 一个大胆的梦想:让世界了解成都 , 甚至争取到两年后的年会主办权 。
她的努力和热情感动了所有与会者 , 当时原本是波兰和南斯拉夫竞争1991年年会举办国 , 最后大家却一致同意把这个机会交给中国 , 交给成都 。
1991年 , 世界科幻小说年会在成都如期举行 , 并取得圆满成功 。 而成都这个名字 , 则由此在越来越多的海外科幻作家和科幻出版从业者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 《科学文艺》也在那一年正式改为《科幻世界》 。
为什么是成都?
众多大咖为成都打call
在2022年芝加哥世界科幻大会申办主席戴夫·麦卡蒂看来 , 一座具备“申幻”潜力的城市 , 要有粉丝基础 。 而且 , 这座城市最好能有一种氛围 , 让世界各地的科幻迷能感觉到大家有相同的期待 。
在这方面 , 成都有着当仁不让的优势 。
一部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 , 造就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 。 电影上映后 , 科幻迷纷纷在网上晒出自己珍藏的“文物”——《科幻世界》2000年第7期 。
这本被誉为“中国科幻小说大本营”的杂志 , 在成都已深耕40余年 , 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 , 不仅培养了中国几乎所有活跃在一线的老中青几代科幻作家 , 还把科幻的种子根植在每个成都人的心中 。
成都还孕育了中国科幻界的最高奖项银河奖 , 迄今已有30余年历史 。 从2017年开始 , 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每两年一届 , 现代科幻在成都生根发芽 , 并将成长为参天大树 。
除了文化“软实力” , 成都还有“硬条件” 。
成都正在由科幻创作高地 , 变成科幻产业高地 。 除了科幻创作 , 在科幻文创、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科幻动漫等“科幻外围” , 也在成都得到足够的重视 。
比如 , 根据刘慈欣科幻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累计票房达47亿元 , 其中在成都高新区成立分公司的MORE VFX , 便承接了《流浪地球》800多个特效镜头 。 而拿下49.72亿元票房的《哪吒之童魔降世》 , 该影片主创团队全部成长于成都科幻土壤 , 亦是科幻全产业链的立体呈现 。
从筹备到冲刺 , 众多科幻界大咖也在为成都打call 。
刘慈欣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达对成都的热爱 。 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 , 早在21年前 , 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就首次刊登在成都出版的《科幻世界》月刊上 。 他说:“成都是一座科幻之城 , 中国科幻曾在这里发展并走向世界 。 在成都 , 传统的氛围与现代化的活力相融合 , 使这座城市的现在和未来都充满了魅力 。 成都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幻之都 。 ”
“成都非常符合科幻的这种气质 。 ”在??著名科幻作家何夕看来 , 尽管国内部分城市也将科幻作为一张城市名片进行打造 , 但成都自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 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 。 “城市的底蕴对科幻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此次成都申幻成功 , ‘科幻之都’的名片也有了最终归属 。 ”
投票结果揭晓前几天 ,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还专门撰文 , 称其为“中国响当当的科幻之都” 。 “成都近乎完美地把中国历史、文明、风光和未来融合了起来 。 三星堆、秦朝水利工程、三国武士谋士、唐朝诗人、青城道士、袍哥、大熊猫的故事在这里流传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