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杨振宁学术研究的巅峰时期都是在美国做的 , 然而却想老了之后回国养老 , 还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好名声 。
那么 , 杨振宁真的像网友说的那样吗?答案其实是否定的 。 因为杨振宁无论回国前还是回国后 , 他为祖国做过不少事儿 。
1971年杨振宁看到报纸上说 , 那些美国公民不能随便去的国家中 , 中国从里面取消了 。
虽然还不知道具体情况 , 但此时的杨振宁马上就决定回国 。
在他回国后 , 不仅架起了两国公民互通往来的桥梁 , 还拯救了当时很多正在劳改的科学家 。
杨振宁回到北京 , 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邓稼先 。 当时的邓稼先正在青海基地被人批斗 , 杨振宁的到来 , 毫无疑问是救了他 。
有朋友要问了 , 既然如此 , 那杨振宁当初怎么不回国?
其实不是不想回来 , 而是回不来 。 那时候美国对拥有高学历的人才一向是收紧的 。
当时邓稼先和钱学森都是国内急需的人才 。 因此我们才要花费巨大精力救回来 , 不然也是回不来的 。
杨振宁研究的理论物理学 , 对几十年前的中国来说几乎是用不上 。
在当时中国极其落后的实验条件下 , 杨振宁回国不但没有用武之地 , 还会影响他的学术理论研究 , 与其这样 , 还不把他留在美国 。
后来杨振宁归国后 , 不仅卖掉自己在美国的房子 , 还将个人财产捐献给国家 , 将国内的物理研究水平提高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
2004年 , 已经82岁的杨振宁正式在清华大学开设“大课” 。 每节课都至少备课几个小时 , 并且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度 。
回国18年 ,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发表了超过30篇SCI学术论文 , 将清华大学的物理学研究在国际上提升了几个档次 。
【杨振宁的物理成就已经超越爱因斯坦?】不过 , 杨振宁对中国科学界的贡献 , 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与学术研究”上 。
更大的是发挥自己“物理学武林盟主”的身份 , 为国家引进人才 。
姚期智 , 计算机领域最高国际奖项“图灵奖”的获得者 。 杨振宁劝他回国后 , 在清华开设了“姚班” 。
在中国一直有“计算机天才一半在清华 , 清华计算机天才一半在姚班”的传说 。
杨振宁为清华大学引入的另一位大师是林家翘 , 著名的数学家和力学家 。
这些年杨振宁先后建设了顶级物理实验室六十余个 , 资助出国交流人才一千多人 。 还引入资金 , 他先后为南开大学 , 清华大学等筹集科研经费2亿元 。
所以有些人说杨振宁老了回国享清福 , 完全就是小人之心 。 这样的物理学家也不是一句话就能污蔑的 。
到了杨振宁百年华诞时 , 依然有很多人愿意祝福就是对这位老人最好的证明 。 你愿意为杨振宁送上致敬和祝福吗?
送大家50本好书 , 一起成长!点击下方链接领取!【推荐】2022年推荐书单_必读经典书籍_领取方式!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