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正在“互联”】三旺通信:在“时间敏感网络”中,向硬件平台商进发( 二 )


如果将工业通信的范畴缩小 , 只看智能制造领域的通信市场的话 , 三旺通信来自智能制造领域的营收目前只能占据到公司总营收的10%左右 , 占比较低 , 这与历史原因有关 。 通常来说 , 高端制造设备更需要通信网络 , 但在过去 , 国内采购高端制造设备的企业不多 , 再者 , 过去三旺通信做得更多的是设备内部子系统的通信 , 2017年以后 , 设备互联的需求才爆发出来 。
大众熟知的汽车领域通信发展与制造领域的通信发展历程有相似之处 。 在车联网兴起之前 , 汽车通信主要是一辆汽车内部的通信 , 通常由车辆制造企业负责 , 车联网兴起后 , 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之间的通信需求也显现出来 , 吸引了非车企企业的加入 。 在制造领域 , 同样地 , 当设备互联的需求凸显后 , 三旺通信这样的公司才有更多大展拳脚的空间 。
近年三旺通信智能制造领域的营收增长明显 , 但这一领域不是没有难度 。 由于历史原因 , 工业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不统一 , 工业通信设备商需要尽可能地降低这一现状带来的影响 , 保障信息互通的效率 。
在三旺通信的订单里 , 国内厂区的网络改造 , 绝大部分还是存量式的改造 , 而不是颠覆性的改造 。 “现在90%或者更高的比例是为了解决信息互通的问题 。 ”熊伟介绍 , 一些工厂原有的系统 , 例如说ERP系统、MES系统之间数据不能共享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网络要做相对应的改造 , 有的网络改造项目会增加一些功能 , 例如采集机器的状态数据 。
在熊伟看来 , 工业互联网的最终价值除了实现信息互通外 , 更重要是往数字制造、无人制造端发展 , 全无人化或者以无人化为主的工厂 , 智能制造设备占比高 , 对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严苛 , 网络时延速度和精准度都要落实确定 。 实现全数字化之后 , 工厂的决策基本由AI操控 , 所有的控制可以通过云端或者AI来控制 。
熊伟预测 , 未来三年 , 国内厂区网络需求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 不止停留在信息互通 。
抓住HaaS平台的机遇
伴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 三旺通信对未来有了新的设想 。 熊伟告诉本报采访人员 , 三旺通信预计发布工业互联领域的硬件平台 , 即HaaS平台 , 硬件即服务 。
据了解 , 三旺通信已经跟头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有过沟通 , 与某家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虽还未有项目上的真正落地 , 但已在打通两个平台之间的对接 , 涉及几十种设备、几千种驱动协议 。
与运营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企业发展更深入的合作 , 对于三旺通信和合作方来说是双赢的局面 。 熊伟介绍 , 三旺通信的产品并不会直接销售给工业企业 , 因为工业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的采购通常是以工业互联网应用的项目形式进行采购 , 先选定平台商 , 平台商再考虑网络如何设计、部署、运维 , 因此三旺通信的直接客户反倒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商 , 最常见的是PaaS平台 , 也有SaaS平台 。
熊伟透露 , 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公司非常欢迎与三旺通信的合作 , 因为它们并不擅长组网 。 在消费互联网领域 , 平台商也通常不擅长组网 , 但平台商可以交给集成商来做 , 而在工业领域 , 集成商相对较少 , 特别是面向工厂制造领域的集成商 , 需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及项目经验而显得更稀缺 , 很多集成商用到的硬件是采购的 , 它们并没有生产线 , 不懂制造 , 大型集成商又会发展自己的SaaS平台 , 跟别的PaaS平台合作意愿不强 。 “按照国外的经验 , 较好的解决方案是三方合作 , 首先有平台商 , 然后有像我们的这种设备商 , 再加上系统集成商 。 ”熊伟介绍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