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二 )


以抖音夏日歌会为例 , 邀请了孙燕姿、张惠妹等诸多华语乐坛头部音乐人加入直播场景 , 但直播内容却往往处于“阅后即焚”的状态 。 汽水音乐出现 , 会否成为这些live内容的承载场地 , 对公众而言显然也是个值得期待的事情 。
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文章图片

今年7月 , 字节跳动将音乐升级为P1优先级业务 , 与游戏、教育业务平级 。 字节跳动产品与战略副总裁、原TikTok负责人朱骏(Alex)接手该业务 , 主导字节跳动海外音乐产品Resso 。 并且上线了音乐代理分发平台“银河方舟” , 用户可将音乐作品分发到抖音、乃至QQ音乐、网易云、Apple Music和Spotify等平台上 。
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文章图片

彼时 , 字节跳动音乐业务现阶段的主战场在海外 , Resso更是承载着重要愿景——通过联动TikTok打造出具有活力的音乐社区 。
【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作为字节跳动在本土音乐领域的“头枪” , 尽管汽水音乐目前尚未有更详细的产品与规划信息 , 但对于字节跳动与此时的在线音乐市场而言 , 将是值得观察的样本 。
音乐审美分众化 , 算法推荐会是下个流量密码吗? 算法推荐不是音乐流媒体行业的新课题 。 较早将“算法推荐”作为核心产品功能的国内音乐产品是豆瓣FM 。
前两年 , 重新改版上线后的豆瓣FM也是以“为用户推荐喜欢的音乐”为核心目标 , 通过更加先进的智能核心推荐算法 , 根据记录听众的音乐喜好 , 分析推荐出符合每位用户个人偏好的音乐 。 而头部音乐流媒体QQ音乐、网易云音乐也都早早采用了歌曲推荐的形式 。
放眼在线音乐市场 , 残酷的版权争斗 , 为众多二、三梯队的音乐产品留下了一封“遗书” , 被视为独立音乐净土的虾米音乐也不例外 。
现今市面上的主要音乐流媒体软件 , 大致分为两类 。 一类是综合性音乐流媒体 。 国内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 , 国外以Spotify为主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通过不断扩充产品广度 , 从短视频、直播到K歌等娱乐功能 , 来跟紧时代步伐 , 不断为留存用户带来更多种类的新体验 , 同时吸引可能已经为数不多的新用户加入 。
国外方面 , 在近两年来 , 曾以页面简洁为特色的Spotify , 也在不断向“音频平台”行进 , 更新了Podcast、迪士尼专区等功能及内容 。
字节入局音乐流媒体,“算法推荐”会带来新“鲶鱼效应”吗?
文章图片

第二类则是以极简主义为核心、更侧重播放器特质的音乐流媒体 。 虾米音乐退出历史之前 , 对产品进行优化的方向也是以极简主义为核心 , 从UI界面到操作质感 。 去年 , 腾讯推出的音乐产品波点音乐也是以极简的界面设计 , 轻松的功能为主打产品特色 。 上线近一年的波点音乐 , 有曲库加成、极简的界面设计、“全单曲推荐、上下滑动”的视频化体验 , 通过为用户营造简单轻松的听歌模式吸引年轻用户 。
分众化审美时代 , 如何规避算法推荐有可能形成的信息茧房 , 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文化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化的观念》中指出 , “在后现代的世界上 , 文化和社会生活再一次紧密地结成联盟 , 但这时则是表现为商品的美学形态、政治的壮观化、生活方式的消费主义、形象的集中性以及最终将文化变成一般商品生产的综合 。 ”
近年来 , 文化市场大批量地复制生产着消费性的文化商品 , 近两年来迅速崛起的“消费性”音乐也成为重要构成 , 这也是以抖音生产的热曲为源头 , 不断冲击行业审美与思考的命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