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风水协会 玄易风水研究协会京城西分会( 六 )


在防火期以外的时间,瞭望员刘军找到了自己兴趣点,开始研书习画,还将一些花鸟、书法作品装裱了起来,挂在一楼墙上 。作品算不上专业,但他依然很珍惜 。
“我们也会吵架,但很快就不生气了,因为没有其他人说话,天天只对着他了 。”妻子说得很朴实 。茫茫林海,他们一分钟也不能离开“望海楼”,唯一可以和他说话的人,就是自己的爱人 。
“这里的游客不多 。夏季也有游客过来,但来了看一下就走了,觉得啥也没有 。”“啥也没有”,这几个字从妻子嘴里说出来,是那样的自然 。

成都风水协会 玄易风水研究协会京城西分会

文章插图
当今的夫妻“望海楼” 。新华网 郭香玉 摄
十余年的坚守,在“啥也没有”中,他们就是这样天天望着天、看着树,偶尔说说话,偶尔吵吵嘴,更多的是沉默,还有所面对的孤寂和无助 。正如妻子齐淑艳的话说,跟这片林子打交道,天天望着、数着,哪棵树又长高了,哪片林长势如何,都了如指掌 。
风霜雪雨、天寒地冻、酷暑难耐 。夫妻二人,一心想着看护林子,把林子当生命一样待 。
“儿子是防火员,我们发现火,他就去扑 。”刘军的儿子二十岁左右,正值青春好年华,在父母的影响下,也立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塞罕坝,成了一名防火员 。妻子说,“等我们将来退休了,就打算让儿子接班,继续留在望海楼 。”他们的儿子听说将来要接班,也怀着一份对“望海楼”同样期待、向往的深厚感情,傻傻的笑了笑,笑里藏着少有的善良和可爱 。
几十年来,塞罕坝是零火灾 。在塞罕坝,共有9个瞭望塔进行人工监控,还有15个机器摄像头24小时实时监控 。
塞罕坝林场防火办主任吴松说,机器监控相比人工监控而言,准确性略低些,主要是有些地方是盲点 。不过,机器监控与人工了望可以互补 。
所以,人工瞭望虽然原始,但还不可或缺 。
“望海楼”,几代人的守望,护卫着塞罕坝这片林海 。
传奇:六女上坝的精神坐标
在塞罕坝,流传着六女上坝的感人故事 。陈彦娴,便是其中之一 。
那时,全国都在学习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典型邢燕子和侯隽 。一腔热血的陈彦娴,当年19岁,正在读高二,在那股奋进的力量感召下,总觉得自己是否也应该向她们一样,做出一番成就来 。
陈彦娴和宿舍其他几位姐妹聊梦想,“要是能像北大荒的女拖拉机手梁军一样,开拖拉机驰骋在原野上,那有多好呀!”
六姐妹一拍即合 。
成都风水协会 玄易风水研究协会京城西分会

文章插图
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当年在学校一个宿舍的姐妹 。其中,上坝的有“六女” 。
陈彦娴的邻居刘文仕,当时任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场长,听说那里正在大规模机械化造林,何不找一找他?六姐妹商定后,给刘文仕去了一封信,描绘了她们的远大理想,希望能到坝上去造林 。
这封信很快得到了明确的答复,塞罕坝欢迎她们这样的热血女青年 。学校老师们对于憧憬梦想的六位女学生,不仅没有拒绝,还给她们开了欢送会 。
1964年夏天,承德二中陈彦娴、甄瑞林、王晚霞、史备荣、李如意、王桂珍6名正在备考大学的女高中生,抛弃大学梦,怀着对林场的远大憧憬,不顾家人反对,到了荒漠无际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当工人 。
从承德到坝上,看似距离不远,却在路上颠簸了两天多 。两天来,路是越走越清静,越走内心越感到不是滋味 。一条土路,似乎没有尽头 。一路上受的苦不言诉,吃不好,睡不好,以为到了坝上,可以好好休息一下,缓缓神 。谁知,直到第三天下午3点多,终于到了坝上 。才发现,坝上的房子总共没有几间,到处是半人多高的野草,风沙大得很,吹的人根本睁不开双眼 。一片荒凉的景象,就这样毫无保留的呈现在她们面前,姐妹们一下子被惊呆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