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1小时胜过人工学3年 “爆款”是如何炼成的?( 二 )


此外 , 车间负责人表示 , 借助于智能模版机 , 工人只需要花一个小时去学习如何操作机器 , 就可以完成标准化裁缝 , 而传统的人工缝制 , 一名新手工人需要学缝纫线路3年以上 , 才能做出这种标准化的效果 。
广州致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政策发展中心总经理陈建东介绍 , “云工厂”通过承接服装品牌商的订单资源 , 整合众多中小服装生产企业的产能 , 将订单根据合作中小工厂各自擅长的品类和产能拆分生产 , 解决单一企业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 , 从而快速地满足客户需求 。
陈建东在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说 ,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 , 平台客户群体的发展会经历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还是以快时尚、跨境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品牌为主 , 他们对供应链的需求和要求都比较高 , 在能力进一步提升后进入第二阶段 , 很多传统品牌或一线品牌都需要包括设计能力在内的综合服务能力的平台 , 未来有望连接这类企业 , 实现赋能 。
以纺织服装集群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为例 , 围绕“小单快反”目标 , 依布云实现数字化转型后 , 生产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 面料采购成本平均降低20% , 设计爆款率提升20% , 小订单生产效率同比增长30%以上 。
根据广州市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数据 , 当前箱包皮具等六大数字化平台已连接设备708 台 , 接入生态合作伙伴近50家 , 提供应用服务47个 , 累计推动6800家相关企业(含中小企业)开启了数学化转型进程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今年7月 ,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一篇署名文章中指出 , 数字化转型已不是“选择题” , 而是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 。
根据《2021埃森哲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研究》 , 企业已进入数字化转型分水岭的关键时期 。 从企业细分看 , 转型领军企业由于数字化基础较好 , 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强大的韧性 , 不仅占比大幅上升至16% , 对其他企业的数字化优势持续扩大达到35分之多 。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 推动加快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 黄启洋表示 , 中小企业有两大诉求:一个是如何接到新的订单 , 也就是如何活下去的问题 , 另一个则是如何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 从目前的实践经验来看 , 产业集群的形式能够有效解决企业面临的这两个问题 。
黄启洋补充道 , 产生新的订单需要抱团取暖 , 需要接到一些大型企业或者中型企业的产能以外的订单 , 在产业集群的数据打通后 , 中小微企业就有可能会接到这部分订单 。 另一方面 , 当工业企业的生产数据都能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而被掌握 , 平台就可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给生产企业做一定的授信 , 这部分授信能被银行承认 , 企业就能获得相应的贷款 。
今年以来 , 多地提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目标 , 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 , 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速 。
值得一提的是 , 12月20日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 ,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 , 完善多层次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 , 突破一批智能部件和装备 , 拓展工业大数据应用场景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日前发文指出 ,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愈发强烈 , 利用平台实现“提质、降本、增效”已经成为企业内生需求 。
【用机1小时胜过人工学3年 “爆款”是如何炼成的?】黄启洋认为:“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供给侧和需求侧 , 以广州为例 , 当前政策主要是鼓励需求侧的企业 , 比如传统的制造工厂通过上平台拿到一定的资金补贴 。 但工业企业也有需求 , 需要人工智能、大数据、AI等服务 , 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也需要去推广他们的服务 。 因此 , 下一步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 , 鼓励供给侧的企业参与进来 , 同时调动供给侧和需求侧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