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助老”不仅是跟随政策引导 , 更是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 用智慧科技为老年人带去便捷 , 让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 。 12月23日 , 在“创新助老服务 , 乐享数字生活”2021智慧助老趋势研讨会上 ,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做了主题演讲 , 详细阐述智慧助老需要小处着眼 , 落到实处 。
文章图片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长左美云教授在“创新助老服务 , 乐享数字生活”2021智慧助老趋势研讨会做主题演讲 。
【人大教授左美云点赞南都,建议智慧助老小处着眼落到实处】点赞南都研究智慧助老 , 报告内容特别丰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指导 , 南方都市报主办 , 支付宝蓝马甲协办 。 在演讲开始 , 左教授特别为南方都市报点赞 。 他表示 , “南都主办这类活动特别好 , 研究智慧助老问题 , 发布重磅报告 , 内容特别丰富 , 要为你们点赞 。 谈养老、助老问题 , 也应该有南方都市报这样一些与普通中青年人接触的媒体来参与” 。 (详情请点击)
左教授认为养老、助老也要年轻化 , 点赞活动现场邀请了很多年轻人做分享 , 只要年轻人参与进来 , 智慧助老非常有希望 。 现场也有很多老姐姐们讲述自己的故事 , 包括北京心语话剧团刘文明团长 , 说到“易子而学” , 既有意思 , 又值得深思 。
要从小处着眼 , 哪怕只是帮助老年人一点点左教授提到 , 截至2021年6月份 , 全国60岁及以上网民约1.23亿人 , 约占老年人总数的47% , 一年来老年人网民净增2651万 , 占老年人总数超过10% , 占全体网民净增人数的37% 。 预计到今年年底 , 会上网的老年人将超过50% 。
在他看来 , 2021年是“智慧养老的转折之年” 。 明年开始 , 不会用网络的老年人将逐渐变成小部分人 , 很多50年代、60年代出生的人都将陆续开始接受健康养老服务 。 2021年又是老龄事业和产业的政策大年 , 国家出台了很多智慧助老的政策 , 在很多地方有效果良好的应用 。 例如 , 成都武侯区35个老年助餐点实现了刷脸助餐 。 老年人如果在社区吃饭 , 有时候会忘记带卡 , 有时候会丢、记不住 , 刷脸是大家现在很常用的场景 , 可以用到智慧助餐中 。 刷脸就知道里面有多少钱 , 菜是多少钱 。 还有健康码 , 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刷 , 能不能用身份证?广东已经实现老人使用身份证核验“健康码” 。 再比如行程码 , 原来需要勾选才能看到什么码 , 老年人经常点不到 , 软件开发团队现在已经改为小圆框 , 字体也变大了 , “做研究、做企业就是要从小处着眼 , 哪怕只是帮助老年人一点点” 。
建议出台优惠举措引导老年人融入数字社会谈到老年人“数字鸿沟” , 左教授认为主要包括:接入沟(网络接入障碍)、使用沟(软件操作障碍)、知识沟(网络安全障碍) 。 目前 , 全国使用电脑、互联网在10小时以上老年人占比大概为0.1% , 也就是说有12.3万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10小时 。 怎么引导老年人健康上网、安全上网 , 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
演讲最后 , 左教授传达5个重要观念:社会有把老年人带入数字社会的责任;允许一部分老年人有拒绝使用数字设备的权利;我们有让老年人健康安全用网的责任;老龄化既是问题 , 也是机会;数字鸿沟永远不可能填平 , 每代人都有新的数字鸿沟 。 智慧助老 , 需要媒体、学术界、政府、企业界、社会公益一起努力 , 把老年人带入数字社会 。 他建议可以多让年轻人与老年人对谈 , 家庭、子女和老人一起对话 , 形成老年人终身学习氛围 。 建议相关部门出台一些优惠举措 , 引导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 , 融入数字社会 。 比如老年人自己用手机打车给点折扣券 , 老年人自己挂号相应给点补贴 。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数字鸿沟 , 需要大家努力加油 , 使老年人真正乐享数字社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