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林誉峰 风水师奇峰


易经与中国山水画
山水画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在任何情况下都离不开审美意象 。因为 , 做为一种传统的艺术 , 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 。必须以遵循民族特色为整体基调 。否则 , 如果脱离了此原则 , 等于脱离了其文化的本体 。在这点上 , 古老的哲学经著《易经》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仙林誉峰 风水师奇峰

文章插图
蔡贤华风水国画作品
《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 “易有太极 , 是生两仪 , 两仪生四象 , 四象生八卦 , 生生不息......” 。它既能衍变出无穷无尽的变化 , 又以阴阳对立统一的最朴素辩证理论体系 , 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 。这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 , 体现在方方面面 。如 , 我们在一幅空白的宣纸上 , 哪怕才画出一笔 , 就已定出阴阳(有墨处为阳 , 无墨为阴) 。如果画出两笔 , 那已经是处处得阴阳了 。如长为阳 , 短为阴 。粗为阳 , 细为阴 。枯为阳 , 湿为阴 。重为阳 , 淡为阴 。继续再延伸到点、面上 , 更不用说了!清代大画家石涛说过;“古今造物之陶冶也 , 阴阳气度之流行也 , 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乎我也” 。在他的“一画论”中 , 更是将易与画之间的的渊源参悟阐释得犹为细微 。
仙林誉峰 风水师奇峰

文章插图
蔡贤华风水国画作品
且 , 国画创作时也特别要强调阴阳相交相融 , 互渗互透 , 盈虚消长(我们作画时 , 除了工笔画之外 , 两线条不可能是那么平均 , 也没必要) 。因为 , 如果一幅山水画没有阴阳变化 , 又何以成画呢?这就体现在周易中的阴阳平衡论上 。有阳必有阴 , 有阴必有阳 , 阴阳绝对是连在一块 , 相融入 。如人类的延续 , 少不了男人与女人 , 两者缺一不可 。张景岳说过:“造化之机 , 不可无生 , 亦不可无制 , 无生则发育无由 , 无制则亢而为害 , 必须生中有制 , 制中有生 , 才能运行不息 , 相辅相成” 。还有 , 山水画本来就是起源于古象形字符 , 由当时的简单符号 , 演变成正宗画种 。并在唐代分为南宗、北派 , 直至如今 , 繁衍出千千万万种风格 。这与伏羲画卦 , 本一途 。阐明了宇宙从无极(混沌未分)而太极 , 直至万物化生的一个过程 。
仙林誉峰 风水师奇峰

文章插图
蔡贤华风水国画作品
当然 , 做为一种可感可触的视觉艺术 , 山水画的构成必须先通过笔墨线条将其具象表现出来 。但 , 要让那些笔墨线条组成一幅完整的画 , 在创作之前先需要立意构图 , 亦称章法、布局 。在谢赫的六法中称之为经营位置 , 极其重要!它讲究“起承转结” , 虽将画面的荡气给圈限于盈寸之中 , 但要注意前后呼应、脉血相通的圆满 。最好能让观者一视见而怦然心动 , 产生一种咫尺千里的遐想 。且 , 不可否认 , 常见的那些“之”形、“C”形、对角式、“S”形等构图法 , 几乎都是得益于太极图的黑白阴阳鱼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干系和渊源 。里面的宾主、呼应、虚实、黑白、偃仰、顾盼、开合、疏密等俱体现阴阳之间相互作用 , 相互转化的美学思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