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两岁宝宝的早教音乐( 二 )


父母亲一定要多和幼儿说话 , 因为语言中有自然的节奏存在 , 父母在教呀呀学语的幼儿时 , 就很自然地教给他了 。例如:“爸爸”、“妈妈”、“奶奶”;“花”、“狗”、“猫”、“小皮球”、“小白兔”、“长颈鹿”等用汉语拼音音符写出来都可成为轻快的节拍 。父母或抚育者在和幼儿说话时 , 应注意语言的节奏性 , 并力求声音清晰 , 在随机教育中建立幼儿的节奏感 。
2.唱歌1岁半以后的幼儿 , 语言已经显著地发展 。有些学者专家主张这个时期让幼儿听有歌词的录音带 。也有一部分人主张 , 幼儿在还无法了解歌词的内容之前 , 提供乐器方面的音乐较为适当 。因为幼儿比较乐于接受乐曲 。然而由于语言发展的个别差异很大 , 很难下一个论断 。如果到1岁以后 , 幼儿已经会唱歌了 , 可让他跟录音带一起唱 , 不过所选的曲子必须适合幼儿 , 例如:歌词的内容、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以及歌曲长短等等 , 都是选曲时要考虑的 。四、音乐教育的注意事项
1、乐曲的选择应符合宝宝唱歌的特点 , 节奏要简单 , 篇幅要短小 , 歌词以象声词为最好 , 易引起宝宝模仿唱歌的兴趣 。
2、应化抽象为具体 , 并用游戏的方式训练宝宝模仿唱歌 , 如《小鸡和小鸭》这首歌曲比较形象化 , 可先教会宝宝小鸡和小鸭的动作:把双手握在一起 , 伸出左右手的食指 , 两食指并在一起做鸡嘴;小鸭只需两手心相对 , 手掌根插在一起 , 让一只手的手指朝上 , 另一只手的手指朝下 , 这就成了鸭嘴 , 还可以手指开合动起来 , 边唱边做动作 , 对宝宝的模仿有很大的帮助 。
3、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 , 因为孩子的注意较差 。
4、家庭式的音乐熏陶 , 如遇到有演唱会或电视歌曲比赛、儿童卡拉OK等节目 , 可以与宝宝一起欣赏 , 同时进行启发、引导模仿 。
5、当宝宝在模仿唱歌时 , 不要打断 , 应鼓励继续进行 , 并不断地启发和帮助 , 纠正姿势 。
温馨小贴士
一般而言 , 此阶段的幼儿 , 在做有节奏感的运动时 , 会自然而然地唱起歌来 。尤其对他所喜欢的歌曲 , 更会反复地唱 。但由于此阶段幼儿的呼吸短促 , 且语言不十分发达 , 音域较窄 , 故此种自发性的哼唱行为尚不能完全配合曲调 , 且仅能哼唱简单歌曲的一部分 , 因此通常要在生活中提供幼儿熟悉的音乐 , 而且最好是曲调、歌词简单的歌曲反复地播放或弹唱给幼儿听 , 让幼儿体会音乐的快乐 , 并让幼儿通过歌唱了解使用语言的乐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