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由来 西安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西安的由来 西安地名的来历是什么】西安,在西周的时候成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蒿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  

西安的由来 西安地名的来历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随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郡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在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  
西安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濒渭河、南依秦岭,自古有着“八水绕长安”之美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