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什么是等高线地图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地貌 。  
地貌即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能称为地形 。地表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成因也不尽相同,是内、外力地质作用对地壳综合作用的结果 。内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表的起伏,控制了海陆分布的轮廊及山地、高原、盆地和平原的地域配置,决定了地貌的构造格架 。而外营力(流水、风力、太阳辐射能、大气和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地质作用,通过多种方式,对地壳表层物质不断进行风化、剥蚀、搬运和堆积,从而形成了现代地面的各种形态 。  

等高线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什么是等高线地图
  
文章插图  
  
  
在地图上除特殊地貌(如冲沟、雨裂)外一般用等高线表示 。  
地形类型按区域面积划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和高山地  
【等高线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什么是等高线地图】地形地貌多用等高线来描绘 。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 。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  
等高线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什么是等高线地图
  
文章插图  
  
  
等高线按其作用不同,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与助曲线四种 。  
首曲线  
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 。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一般用细实线(0.15mm)描绘,是表示地貌状态的主要等高线 。  
计曲线  
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 。为了便于判读等高线的高程,自高程起算面开始,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粗实线(0.3mm)并在适当位置断开注记高程 。字头朝向上坡方向,计曲线是辨认等高线高程的依据 。  
间曲线  
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 。当首曲线不能显示某些局部地貌时,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 。一般用细长虚线,尽在局部地区使用,可不闭合,但应对称 。  
助曲线  
助曲线,又叫辅助等高线,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短虚线,用以显示间曲线仍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 。  
等高线地形图图判读如下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等高线在地形测量中的作用 什么是等高线地图
  
文章插图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