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写的主人公是谁 班门弄斧的典故

班门弄斧的主人公是鲁班 。鲁班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能工巧匠,直到现在,人们还都说,鲁班是木匠的祖师爷 。当时还有一个工匠,名字叫石,人们叫他匠石,是楚国京城郢都人,他的本事据说和鲁班分不出高低 。据说这个匠石有一个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一起配合表演 。这个朋友在鼻子尖上,薄薄地涂一层白灰,这匠石手中拿着斧子,瞅准了鼻子尖,“唰”一下子,就用斧子把鼻子尖上的白灰给扫掉了,连鼻子尖的皮都蹭不到 。可见他的本领有多大了 。所以后来柳宗元就说,假如有人拿着斧子敢在鲁班和郢都的匠石门前耍弄,那就有点儿不自量力了 。  
【班门弄斧写的主人公是谁 班门弄斧的典故】  
班门弄斧什么意思  
班门弄斧意思是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班门弄斧是一则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  
自作聪明与班门弄斧的区别  
“自作聪明”的意思是自以为很聪明 。形容轻率逞能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自作聪明”和“班门弄斧”都有故意显示逞能的意思,含贬义 。但“自作聪明”侧重形容言论,多做谓语、定语或状语;而“班门弄斧”侧重形容行为,多做谓语或宾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