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电影的教育意义

哪吒之魔童降世作为一部出色的动漫电影,带给观众泪点,也有笑点,李靖夫妇正确的教育方法,哪吒不认命的积极态度,还有友情和亲情的支撑,下面带来哪吒电影的教育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电影的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   
  
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1、挣脱偏见桎梏,方得自由。  
电影里的哪吒,是一个从出生就承受着世界的误解,被冷漠孤立的人。  
如何小心翼翼在世人的成见中,孤独而倔强地活下去,是童年哪吒面对的生存命题。  
陈塘关百姓对自身以外的生物统称为“妖怪”,在他们头脑里,出生时异于常人的哪吒是妖;救下他们性命的敖丙,因其龙族的身份也是妖。  
凡我异族者,皆是妖邪。  
龙王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凭你怎样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偏见时时左右我们,主导我们对一个人的看法。  
如果你没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  
如果你工作几年了没有买房买车;  
如果你三十了还没结婚,结婚几年了还没生孩子;  
如果你年过半百却还打扮得十分fashion;  
如果你不是明星,却化着哥特妆,头发染成奶奶灰或是樱花粉......  
那么,你会被当成异类,被围观、被嘲笑、被指指点点,也被苦口婆心地劝诫与教诲。  
总是有人喜欢去定义别人的人生,判决他们的未来。  
可生活是自己的,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品尝酸甜苦辣。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活在别人的评价里,而是在不断了解自我的过程中,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哪怕周遭充满各种声音,我们依旧能听从自己内心,选择自己的心之所向,努力活成最满意的自己。  
是魔是仙,都要自己说了才算。  
2、终其一生,我们都在等待一个看见自己的人。  
因为是魔丸转世,哪吒从小便被世人畏惧,没有玩伴,独自一人被关在结界之内。  
他唱着,“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  
可是,他真的逍遥又自在吗?  
他的暴戾也好,玩世不恭也罢,不过都是他想要引人关注的方式。  
他内心渴望认同,渴望有人看见他在狂躁叛逆之下的孤独与无助,渴望得要命。  
我们一生中,来来往往会遇见很多人,但我们都在不自知地等待一个能看见自己的人。  
他能通过我们故作冷漠的外表,看见里面脆弱的心;他能看见我们假装的坚强,读懂所有的不易。  
心理咨询师李松蔚分享过一个经历。  
一个孩子在接受心理诊疗时,突然大发脾气,把东西扔了一地。  
他没有制止规劝,只是默默陪伴守候。  
孩子的情绪越来越失控,拿起玻璃杯就要往地上砸。  
然而,并没有听到声响。  
孩子轻轻放回了玻璃杯,喘着粗气对大家说,“对不起”。  
然后他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放回原处。  
这时候,大家才看到他扔的全是摔不坏的东西。  
因为李松蔚在他极度失控的外表下,看见并相信他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那一刻,孩子也看见了自己,找回自我控制的自信和力量。  
当我们被看见,才能找到一个更真实、更美好的自己,也才能学会爱与被爱。  
这是一生的治愈。  
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后感 哪吒电影的教育意义   
文章图片   
  
3、人这一生啊,要为自己活。
  
哪吒在遭受委屈时,尚有父母宽慰,而敖丙却一直活在“天降大任”的重压之下。  
父亲和师父把所有的宏愿都压在他身上,“我给了你这么多,给了你灵珠,给了你万龙甲,你的命,不只是你自己的。”  
身负全族人的希望,他没有选择,只能成为一个最完美的工具。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