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父母做到这3点,亲子冲突再也不是问题啦!值得收藏!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们都知道,当自己在与领导、同事、朋友、亲戚甚至配偶相处时,有时候为了避免严峻的冲突,或者为了维持一段良好的关系,他们自身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身边的各种关系里,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或多或少地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以此更好地与人交流。  
但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父母们更多地会认为是孩子需要做出改变,来适应父母。  
所以,当亲子冲突出现时,父母们大多会想当然地认为,只有问题儿童,没有问题父母。  
这其实是父母的权威在作祟。其实,很多时候,父母应当把孩子同大人一般看待,当矛盾出现时,父母也需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能够和谐顺畅。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应该如何改变自己,以避免亲子冲突呢?  
孩子|父母做到这3点,亲子冲突再也不是问题啦!值得收藏!  
文章插图  
  
01 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  
许多研究表明,一个人接纳他人的程度和接纳自身的程度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这也就是说,父母如果能够更多地接纳自己,那么,他们也能够接纳孩子的许多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对自己过分挑剔,那么,他们对孩子也不会更宽容。  
所以,为人父母,我们必须学会接纳自己真实的样子,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呢?  
这种情况下,父母需要获得自我觉醒,只有自我觉醒了,才能够接纳真实的自己。所谓自我觉醒,它是一种时时刻刻存在的知觉。在《不与自我对抗,你就会更强大》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卡洛琳有两个女儿,在照顾她们的时候,对女儿们的调皮,卡洛琳表现得越来越焦躁,有时甚至会对她们心怀恨意,这种可怕的想法让她感到深深的羞愧与无助。  
作者克里斯托弗告诉卡洛琳,照顾者和被照顾者之间产生一些憎恨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感觉是可以被接受的。  
卡洛琳意识到了这一点,回家后,当她再次对女儿产生恨意时,她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这种恨意,而不是自责与羞愧。让她惊奇的是,当她接受了恨意时,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女儿,而女儿也变得越来越乖。  
由此可见,卡洛琳感知到自己对女儿的恨意,当她重新审视并接纳这份恨意时,负面的情绪却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健康的亲子关系。  
因此,很多时候,当我们深陷亲子冲突的困扰时,不妨静下心来,仔细感知自己的情绪,我们可以从深呼吸开始,时刻感知情绪在我们体内的流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认识到自己情绪的存在,并学会去接纳它们。当我们接纳了情绪,也就接纳了自己。  
孩子|父母做到这3点,亲子冲突再也不是问题啦!值得收藏!  
文章插图  
  
02 接纳孩子与父母的不同  
很多父母喜欢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物,他们认为自己拥有了孩子,他们还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因此,孩子理应成长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还有一些父母,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孩子,可是他们的行为却向孩子们传递,自己只喜欢某一类型的孩子。  
比如,一个看重体育的父亲,通常不太会喜欢一个没有丝毫体育兴趣与天赋的孩子;一个看重外貌的母亲,可能也不太会喜欢一个长相丑陋的女儿。  
另外,还有一类父母,他们非常看重自己过往的经验,因此对自己长此以往秉持的价值观极为肯定,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也应该接受他们这种正确无疑的价值观。  
以上种种父母,都自信地以为孩子和自己是一样的,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认为的有所偏颇时,他们会持以拒绝的态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