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教师节“送礼指南”( 四 )
文章图片
很少有老师刻意为难孩子或家长
复杂的大环境下 , 体制无法保证每个孩子都能遇到优秀的老师 , 家长如何维护跟老师的关系 , 共同帮助孩子进步?有两点想法分享:
01
要和老师多联系、保持沟通 。 很多家长觉得 , 孩子本身就存在一些障碍 , 能安稳待在学校已经很不容易了 , 自己不好意思找老师 。 但想一想 , 和我们的不好意思比起来 , 孩子能否顺利融入集体环境更为重要 。
沟通中要切记张弛有度 。 有家长每天连炸式询问孩子的情况 , 不管老师是否在上课 , 还是深夜休息,让人不堪其扰 。
02
忌锱铢必较 。 孩子被蚊子咬了 , 老师干什么吃的?孩子擦伤了 , 老师连个孩子都看不好?孩子尿湿了 , 老师怎么都发现不了?这个老师不会教呀 , 我家怎么什么都不会……诸如此类的问题 , 是幼儿园教师离职的重要原因 。
其实 , 生活中 , 即使孩子在家或有专门的保姆照顾 , 也难以避免一些小的意外和纠纷 。 我们不妨放开一些 , 如果不是原则性错误、不是老师主观故意 , 请多给他一些宽容 , 或者用委婉的方法向老师提出来 。 我相信 , 在真诚的基础上 , 不会有老师刻意为难孩子或家长 。
文章图片
不要错过孩子和老师建立配合的最佳时期
目前 , 我再幼儿园担任幼儿园融合教育这一块的工作 , 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
首先 , 希望每位谱系儿童的家长都能摆好心态 , 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 。
我们在招生工作中发现 , 很多家长瞒着孩子的问题不上报 。 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 , 孩子的问题行为就凸显出来 。 但这时往往已经错过孩子和老师建立配合与强化依恋的最佳时期 。 如果家长能把孩子的情况做一个说明沟通 , 老师也会多观察、多引导 , 帮助孩子尽早适应校园生活 。
其次 , 一定在入学前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
很多老师表示 , 可以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 , 但如果他真地攻击别人 , 造成一些意外 , 老师很难处理 , 其他家长也会对这个孩子产生敌意 , 让孩子的在校时光非常不愉快 。
文章图片
家长在择校时候要留意的问题
当然 , 因为目前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 家长们在融合教育中也会遇到诸多不愉快 。 师范时 , 一位同学在一家自闭症封闭式康复学校工作 , 我去参观过 , 确实状况令人堪忧 。 关于这点 ,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1. 选择有资质的机构、学校 。 现在有很多看起来很高端的幼儿园、机构 , 老师持证率都不高(行业里不可明说的秘密) 。
2. 回家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 , 如果孩子提起老师特别恐惧 , 你就要注意了 , 是不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恐吓、罚站这种冷暴力难免发生 , 体罚出现得很少了) 。
3. 真正的融合教育是要孩子真正融入到班级的一日生活与学习之中去 。 但特殊儿童在学校难免被孤立 , 有的老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会将孩子看管起来 。 所以 , 乖乖坐好、听老师的话并不是评判孩子在校良好表现的唯一标准 。 如果是没有融合资质的学校 , 你就要和老师深度沟通孩子发展的真正需求 。
4. 特殊儿童在学校有时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排斥 。 所以 , 除了老师引导 , 家长也要和其他家长搞好关系 , 在小朋友那里为自己孩子刷一波好感 。
- 不发烧但是偶尔有想咳嗽的感觉而且胸闷气粗是因为什么原因 吃南瓜子会引起咳嗽吗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因为幼儿园未及时控制传染病传播造成孩子被传染上手足口住院 幼儿园聚集性传染病
- ***黑是什么原因 女生那里黑是因为什么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