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开心果妈妈(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开篇 , 先分享一个曾经看到的小故事:  
小明的爸爸暑假要出差 , 在出差前 , 爸爸对小明说:“爸爸这书架上的书 , 你不许看 , 也不能碰!”  
小明点头答应 , 然后爸爸一走 , 小明就扑到爸爸书架上 , 一个暑假 , 爸爸书架上的书 , 基本都被小明看完了 。   
小明这才觉得 , 似乎有哪里不对 , 但是 , 又好像没什么不对 。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在生活中 , 我们也会和孩子说 , 不能做什么 。 但是 , 这真的有效果吗?又或者说 , 这样的话 , 是否会成为孩子“新的危机”?  
01家长总是提醒孩子“不要去做什么” , 孩子总是会去做  
果妈所在的小区 , 搬来了一户新邻居 。 邻居老家是农村的 , 现在搬过来住在第8层 , 家里有个4岁多的小女孩 。   
邻居说了一件让她特别后怕的事情 , 在刚搬进来的时候 , 邻居就对女孩说 , 不可以打开电梯口的窗户 。 因为这个窗户是落地的 , 打开后 , 小孩子万一探头出去 , 容易发生危险 。   
小女孩答应得很好 , 但是 , 才第二天 , 邻居去菜市场买了个菜回来 , 坐电梯回来就发现 , 小女孩正打开电梯口的窗户 , 探头往外看去 。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邻居吓得一身冷汗 , 后来联系物业 , 将窗户给封了 。   
其实这种事情在我们生活中常有发生 , 家长会提前将可能的危险告诉孩子 , 让孩子不要去做 。 孩子或许会答应 , 但是转过身 , 孩子就会去做 。   
为什么?  
果妈想起之前看过的“波波实验” , 在这个实验中 , 或许 , 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   
02著名的“波波实验” , 家长该知道  
班杜拉在1961年 , 做过一个非常有名的“波波实验” , 也是非常著名的“儿童攻击行为模仿”实验 。 实验有好几部分 , 果妈想要分享的 , 是这个实验的延伸 。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实验过程  
实验中 , 将儿童分为三组 , 分别观看成年男子打玩偶波波的视频 。   
第一组 , 孩子们看到打波波的成年男子 , 被表扬奖励了;  
第二组 , 孩子们看到打波波的成年男子 , 被批评惩罚了;  
第三组 , 孩子们只是看到成年男子打波波玩偶 , 没有表扬奖励 , 也没有批评惩罚 。   
实验初次结果  
观看结束 , 带这些孩子去接触波波玩偶 , 三组儿童的表现差距 , 还是挺大的 。   
第一组儿童 , 攻击波波的很多;  
第二组儿童 , 攻击波波的很少;  
第三组儿童 , 数据相对居中 。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 , 表扬奖励、批评惩罚对孩子起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   
但是 , 这却不是最终实验结果 。   
实验最终结果  
一段时间后 , 再次让这三组儿童去回忆这个视频 , 再次进入波波玩偶的房间时 , 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行为水平 , 几乎一致 。   
也就是说 , 成年人打波波的行为 , 已经被孩子给记住了 。   
03“波波实验”告诉我们的育儿知识 , 你get到了吗?  
其实这个实验结果 , 果妈看到也是挺意外的 。 相信很多家长也只是想到了初次结果 , 却没有想到最终结果 。   
孩子“不能做什么”是否要提醒?著名的“波波实验”,告诉你答案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