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是什么原因 怎么引导孩子去打招呼( 二 )

  
大多数孩子,本来自尊心就强,这么做不仅弄得孩子难堪,而且容易引起逆反,本来就没有那么情愿,还老是被挑刺,那以后就不叫了,看你们怎么办!  
之所以把这两个原因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两种原因都给孩子带来了恐惧,难堪,尴尬的消极体验,此时父母们最该做的,不是突兀的让孩子来打招呼,而是帮助孩子循序渐进,消除他们的消极体验,与人亲近其实是早晚的事儿。  
此时父母们可以帮助他们解围。以孩子的口吻说:叔叔阿姨刚来,孩子之前没见过你们,可能有点不适应,等待会熟悉了再和叔叔阿姨玩哦。  
也可以跟孩子示弱。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向“不敢独自去买东西”的女儿“示弱”的故事:  
当天回家路上,这位妈妈说:我小时候也不敢去买东西。她女儿顿时来了精神——妈妈小时候也有害怕的时候啊!妈妈说:我想买东西,可是那人好高好高,我好怕他打我。之前妈妈鼓励女儿时,女儿是沉默不语的,这次却表现得异常兴奋。  
妈妈说完害怕的事之后,女儿也打开了话闸子,说特别害怕卖小笼包的叔叔,觉得他很凶,不知道会不会打自己。妈妈于是跟女儿约定:明天妈妈和你一起去,如果老板要打人,我们就赶紧跑好不好?女儿点点头。第二天,母女俩又来到早餐铺旁边,女儿下车自己去了,倒是没有妈妈陪同。几分钟后,女儿拎着小笼包跑回来了。  
对于害怕的孩子,其实最应该做的就是理解,理解是释放内心压力,让整个人放松下来的好办法。如果以后我的孩子遗传了我的“问好恐惧症”,我想我会这么回答他:  
妈妈小时候也是这样的,一和别人打招呼就浑身不自在。所以你有这样的情绪,太正常了,妈妈特别感同身受,也不会因此就觉得你不好。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调整好不好?因为以后还有很多不得不和别人“打招呼”的时候呀!  
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如果实在觉得语言表达有困难,看看能否用微笑,点头,端茶倒水这些动作来代替。  
不知该叫什么:该叫伯伯,还是叔叔呢?  
第四个原因,是孩子不知道怎么和人打招呼。打招呼这件事,其实也是需要学习的。孩子很多时候会纠结,我是叫他叔叔,还是伯伯;我打了招呼之后该怎么办;妈妈和阿姨正在说话,我去打招呼,会不会很突兀……。他们不是不愿意,是真的不会,又怕出错,孩子一般都很要面子的。  
对于这种技术上的欠缺,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在家里预演几次。比如教给孩子:  
对于上了年纪的,头发白花花的,脸上有皱纹的,统一叫“爷爷/奶奶好”;看起来比爸爸大的,统一称为“伯伯好”,看起来比爸爸小的,统一称为“叔叔好”;看不出年龄的,直接回应“你好”;  
有一种容易出现的情况父母们记得留心堤防,就是经常会有一些以逗弄孩子为目的的大人,他们可能会这么跟孩子打招呼:“好可爱的孩子,跟我回家吧,妈妈把你送给我了”“我不是你叔叔,我是你爸爸”“你好,小胖猪!”  
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往往手足无措。这时候就不是打不打招呼的礼貌问题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事先说好,如果爸妈和孩子在一起,就直接代你回答,如果不在身边你又觉得不适,就先走开,这是对方的不礼貌,就别纠结打招呼的问题了。  
孩子|孩子不愿意打招呼是什么原因 怎么引导孩子去打招呼   
文章图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