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严厉教育扼杀孩子天性?释放天性≠没有纪律,遵规守矩是人生底线
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刚刚开学不久,每天老师在群里通报谁谁谁不守纪律、谁谁谁不守规则,弄得很多家长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就有家长在群里质疑老师:这样严厉教育,不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吗?
严格的纪律要求会不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很多父母有时候也不能确定,不知道到底该倾向哪边。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释放天性”不等于“没有纪律性”
朋友的女儿上一年级了,开学没几天收到老师发过来的一段小视频:几十个刚刚出了幼儿园的孩子在老师的口令下,起立、坐下、拿书、举手发言,整齐划一,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
朋友把视频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收到了好几条质疑:孩子这么小,有必要这样严格纪律性吗?
弄得朋友也有点疑惑了……
文章插图
近年来,在一些家长群中,流行起所谓的“释放孩子天性的放养式教育”,认为不应该用太多纪律性的条条框框限制孩子的成长,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变得墨守陈规,失去想像力和创造力。
家长们的这些理论由何而来呢?当然大部分是来自于越来越开放的传媒体,我们经常可以在一些网络上看到某些嘉宾在大谈不要过多约束孩子的行为,要学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成长。
文章插图
这样的言论是否正确呢?当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家长们切不可片面地认为基本纪律和规则的管束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正如红灯的设置是为了绿灯的自由,孩子们对公共规则和纪律的遵守和敬畏之心才是他们人生中无论哪个年龄段都该有的底线。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尊规重纪”是孩子们最重要的人生第一课
不同于老一辈的传统教育观,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都认为孩子的天性高于规则,以致于很多孩子越来越没规矩,不要以为孩子还小没事,等长大了就懂了。
教育学家卢克说过:孩子们的习惯和规矩都是从小养成的,好的习惯和规矩会让他一辈子从中得利,反之他一辈子都要为此付出高额的利息。
文章插图
1、“纪律教育”是通过对孩子日常行为的规范培养其以后对社会公共制度的自觉遵守
孩子们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后,老师一开始重点教育的就是教孩子守纪律,规范他们的行为。
所以在一年级的课堂上,老师们通常会从孩子的坐姿、怎样举手发言、课本怎么摆放、该怎么和老师打招呼等等一系列行为提出遵守的标准。
有些家长会觉得“孩子这么小,这么多规矩也太严格了吧!”
文章插图
但通过研究表明,孩子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意识在三岁左右就已经形成了,越早予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意识性就会越强。
“纪律教育”不是限制孩子的言行,而是帮他们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遵守大家都要守的规矩”,这样才能避免在生活中“犯规”。
文章插图
2、没有纪律性、不守规矩的孩子很有可能犯下“弥天大错”
孩子们其实是没有太多是非观的,他们的很多言行都是从本身的情绪出发的,如果没有人及时地告诉他“这是可以做的,那是绝对不可以做的”,那么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的一些行为就可能毫无底线。
-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最好方法
- 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健康教育常识
- 何时开始给孩子进行性教育为好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性启蒙教育
- 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育儿方式,但都是爱
- 隔代教育孙爷爷的育儿故事
- 准爸爸如何胎教
- 教育孩子怎样抓住时机
- 让孩子爱上学习的好方法
-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几点你知道吗
-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