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打针长个子?越来越多父母陷入“身高焦虑”( 二 )

  
家长不要盲目跟风,理性看待孩子身高  
医学上主要用于矮小症的生长激素治疗,如今悄然在各大城市兴起。不仅是患矮小症的孩子,身高曲线处于3%到50%之间的偏矮孩子也成了注射生长激素的主要群体。  
  
  
生长发育|打针长个子?越来越多父母陷入“身高焦虑”  
文章插图  
  
一年级家长汪岚(化名)身边就有朋友带孩子到重庆某医院就诊,医生给出一个为期两年的生长激素治疗方案。“听说每天都要打针,总共要花十几万元。”汪岚说,过程特别不容易,但是孩子能收获更理想的身高,光从经济效益来说是值得的。最近,连孩子奶奶都在说,要不要也带孩子去生长发育门诊看看。但汪岚心里始终有疑惑:“会不会有副作用?会不会引起性早熟?”  
对于生长激素的副作用,杨文青这样解释:注射生长激素不会引起性早熟、或者骨骺线提早闭合,总体不良反应小于3%。常见的是局部红肿等轻微症状,极少数会引起甲状腺激素偏低、颅内高压等症状,但调整剂量后,这些不良反应会消失;还有的会引起股骨头滑脱、脊柱侧弯现象,但这与个体本身的基础性疾病关系更密切,出现症状仍是可控的。注射生长激素的治疗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从30多年的使用来看是较为安全的。  
但杨文青提醒,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生长激素使用前需要做严格的检查,并且治疗过程中每三个月要定期复查,及时监测孩子的健康状态。  
  
  
生长发育|打针长个子?越来越多父母陷入“身高焦虑”  
文章插图  
  
“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生长轨迹,家长不用过度焦虑。”杨文青说,孩子的身高遗传决定70%,后天因素占30%。如果孩子身高偏矮,首先看是否和遗传身高一致,遗传身高公式为:男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 cm  
女孩=(父身高+母身高-13)/2±5 cm  
这个范围属于正常,如果低于遗传身高或者身高曲线上升或者下降过快,可以到生长发育门诊进行咨询,有时长得过快可能是性早熟,短期看长得快,但是骨骺线可能提早闭合,反而影响成年身高。  
王魏用遗传公式算了算,按照目前的生长趋势,孩子今后的身高恰好就是遗传身高,并且检测的各种指标都没有问题,孩子属于非常健康的状态。孩子进入青春期,正是长身高的关键时期,他选择多带孩子运动,注意营养和睡眠,补充钙和维生素 D,通过后天努力长身高。“毕竟目前的研究数据只有30多年,而孩子的人生还很长。”他说。  
科 普  
关于生长发育,家长还可以这么做  
采访人员收集了一些家长关心的孩子生长发育相关问题,邀请杨文青医生解答。12月2日,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还会推出“生长发育系列讲座”最后一场,杨文青在线上讲解身高的秘密。  
问:除了注射生长激素,还有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长身高?  
杨文青:充分发挥30%的后天影响因素主要做好五个方面:  
1. 营养均衡:保证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等各类营养素的摄取,孩子偏食要分情况,光吃菜不吃肉不行,不喜欢吃猪肉,喜欢吃鱼肉没问题,喜欢吃一种蔬菜不喜欢吃另一种也没有问题,保证种类齐全就可以。门诊上,遇到有的家长偏信民间偏方,只让孩子吃素,结果孩子吃得没精神,生长发育情况也不好。  
2. 多做户外运动。跑跑跳跳能刺激骨骼生长,户外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的合成。  
  
  
生长发育|打针长个子?越来越多父母陷入“身高焦虑”  
文章插图  
  
3. 保证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不一定非要按一个时间表来,但是要有规律。4. 情绪管理。有一种矮小叫“情感剥夺性矮小”,一些特殊家庭的孩子,经常受父母辱骂,长期处于精神压抑会影响生长发育。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对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