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拆台式”教育太不靠谱
●家长在教孩子做事或讲道理时,是否会特别留意组织自己的语言呢?用自己看不惯的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当“反面教材”来告诫或教育孩子,真的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吗?
讲述:教育孩子总拿对方当“反面教材”
小艾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所以家里人总少不了随时给她一些建议。可最近,小艾在听家里人的建议时经常会感觉不知所措。
小艾说,“很小的时候,都是家里人跟我说什么要求,我就照着去做。可现在,我总感觉爸爸妈妈有时说话是互相看不起的,让我左右为难。比如,我爸让我千万别学我妈,做个家务都慢慢吞吞的,于是当着我爸的面儿,我总是匆匆忙忙把手里的事情干完,省得他连我和妈妈一起数落。而我妈,动不动就提醒我,千万别跟我爸似的脾气暴躁,遇到看不惯的事情先发脾气。虽然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但为了教育好我,就要贬低对方吗?现在我很怕他俩把对方当‘反面教材’教育我,做事情尽量迎合他们。”
建议:家庭教育讲求爱的归属感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心理中心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李雪云老师表示,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原生家庭带给的习惯方式,组成新家庭后需要相互磨合和包容,但作为成年人,应该把这种磨合圈定在两人之中,不能把对对方的不满,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宣泄出来。如果当着孩子的面贬低对方,会让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度降低,渐渐地让孩子质疑父母的话,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李雪云老师表示,在家庭之中,应该是情感大于道理,特别是生活习惯、脾气秉性方面的不同,并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因此家长在孩子面前完全不必以批判对方的习惯、个性,来跟孩子摆明自己的观点,否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采取逃避、迎合的方式来躲避家长的说教。建议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要保持一致性,就事论事,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而不要以批判对方而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想法,偏离了教育孩子的初衷。一个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应该是爸爸好好疼爱妈妈、妈妈不断推崇爸爸,让孩子感受到父母都在肯定、欣赏对方,才能真正听进父母的话,在父母的引导下成长进步。
文 贾林娜
【 家庭教育|“拆台式”教育太不靠谱】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