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念|李玫瑾直言:家中有12岁以下的孩子,父母越会忍,孩子越自律
每个父母都希望能养出自律的孩子,因为孩子变得自律了,父母也能少操些心。毕竟未来的人生之路,父母不能总在孩子后面督促孩子。但是,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里,我们往往会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中国的孩子长大了也依然依赖父母。
文章插图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总是出现这么多的巨婴。这些孩子长大后不仅依赖父母,还缺乏激励和勇气。想让孩子变得自律中国家长真的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了,为什么会把孩子硬生生养成一个巨婴呢?
教育孩子自律,孩子却越来越依赖家长?
小王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懒惰,自立性很差的人,小王一直都致力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在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活中,一直在孩子身后,为孩子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希望孩子能够学习到如何把要做的事情井井有条地安排好,并且也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文章插图
但是现在孩子已经考入大学了,小王发现孩子的自律性仍然很低,总是喜欢问父母的意见,做事一点决策都没有,他不知道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明明想要让孩子自律,但是孩子怎么反而这么依赖家长呢?
小王孩子会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小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插手太多孩子的事情。如果父母总在孩子背后教孩子怎么去做事,这样孩子永远学不会如何自律。因为他完全是被推着走的,有的时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推着他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自律性培养。如果家长肯忍住推动,让孩子自己去磨练,才能让他真正的自律。
文章插图
说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而面对孩子自律的问题,李玫瑾教授曾经在演讲中说过,12岁以下的孩子,父母越会忍,孩子越自律,孩子自律了,未来成功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
父母在这三件事上越能忍,孩子越自律。
1.忍住不发脾气。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每次孩子犯错之后,很多父母就会大发脾气,立马责骂孩子,把所有的气都撒出来。虽然说父母这样做自己好受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如果家长总是对孩子发火,忍不住对他发脾气,会使孩子受到家长的影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一个具有自律性的人必然稳重的情绪。
文章插图
2.忍住不帮忙。
很多家长一方面说着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一方面又忍不住不帮孩子,这样怎么能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呢?总是这样做的家长不觉得有些可笑吗?
孩子一有需求时,家长立马过来帮助孩子做,这样根本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性。要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甚至还要让孩子多做一些事情,比如帮助家长做家务,这样才能锻炼出孩子的自律性。
3.忍住不催促。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磨磨蹭蹭时忍不住催促孩子,其实这也不利于培养孩子自律性。当孩子不着急的时候家长可以先问问孩子心里是否有了计划,有的时候孩子心里是有计划的。虽然表面上并不着急,但是他知道下一步要怎么做,然而一听到父母的催促,孩子心中立马就不开心了,就会变成等着家长催促,这种逆反的心理可能会毁了孩子。
文章插图
教育孩子成才并不容易,尤其是想要做到全方面培养孩子,所以很多父母都感到力不从心;其实全面培养孩子,首先要从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做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除了要学会“忍”外,还有一些方面也要注意,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 13岁考上清华,其母直言:孩子小时候做好这2点,很关键
- 如何养成宝宝的时间观念
- 孩子交朋友,家长该不该干涉?李玫瑾教授:劝你做个“势利”的妈妈
- 喝白酒提前吃什么药
- 时间观念不强的整改措施
- 直言不讳是什么意思 直言不讳用俗语来说就是什么意思
- 孩子的记忆应该如何提升?李玫瑾教授:家长睡前多做3件事
- 李玫瑾教授坦言:将来有出息的孩子,小时候都有这4个特征
- 李玫瑾:当孩子学会“顶嘴”,不用打不用骂,记住这三点
- 孩子出生第一年有多重要?李玫瑾:十月怀胎加长大后抚养都比不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