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自私”?分享的本质应该在于自愿和愉快( 二 )

  
很多父母没有考虑到孩子在物权敏感期的发展特点 , 认为孩子过度强调“这是我的” , 不愿意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就是自私、小气 , 常常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 而强迫孩子分享 。   
孩子太“自私”?分享的本质应该在于自愿和愉快】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 分享的本质在于自愿和愉快 。   
家长强迫孩子分享 , 他感受不到分享的快乐 , 而是被剥夺的不快 , 被强迫地牺牲自我需求 , 孩子会对“分享”这一行为产生误解 。   
如何更好的帮助孩子  
作为父母 , 我们要接纳和理解孩子的行为以及背后的情绪 。 关于分享这件事 , 我们能做的事其实非常多 。   
【物权感的培养】  
孩子的物权意识是他与生俱来的宝贵礼物 , 被好好尊重物权的孩子 , 便能好好尊重其它人的物权和界限 , 孩子更有自己的成长节奏 。   
孩子的东西只有孩子有决定权 , 孩子的东西如果别人想要的话必须经过孩子同意 , 纵使家长都没权利强迫孩子将东西借人或者送人 。   
孩子太“自私”?分享的本质应该在于自愿和愉快  
文章图片  
同理 , 别人的东西 , 自己家的孩子要玩也是要经过别人家孩子的同意 , 也要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拒绝 。   
【允许孩子“自私”】  
有位亲子作家在书中所表达过一个观点:  
“总是被家长要求分享的孩子 , 反而会对很多东西都有强烈的占有欲 , 因为他们没有享受过占有的权利 , 所以要努力地弥补自己 。 分享应该是一种权利 , 让孩子自己做主 。 ”  
因此 , 在孩子2岁—6岁阶段 , 父母允许孩子自私 , 比教会孩子分享更加重要 。   
尊重他自由使用自己物品的权利 , 不要仅仅因为面子或怕尴尬而随意处置孩子的东西 , 忽略他的感受 。   
在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喜欢的物品时 , 勇敢一点告诉别人:“不好意思 , 他不同意 。 ”给孩子最大的尊重 。   
孩子太“自私”?分享的本质应该在于自愿和愉快  
文章图片  
【建立玩的规则】  
一句话 , 谁的东西谁就有支配权 。 公共场合的东西 , 应当遵循“先到先得 , 后来者等待”的原则 。   
大人为了自己的社交需求 , 朋友间的“客气” , 越权处置孩子的东西 , 不懂事的不是孩子 , 而是大人哦 。   
从心理学上来说 , 父母不经意的行为侵犯了孩子的物权 , 如果孩子因此表现出失落、伤心和愤怒 , 是很正常的 。   
而且长期这么做 , 会让孩子失去界限意识 。 被模糊了物权的孩子 , 很可能也无法尊重他人的物权 。   
孩子太“自私”?分享的本质应该在于自愿和愉快  
文章图片  
强制性地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跟别人分享 , 会让孩子造成巨大的恐惧感和危机感 , 会让孩子产生这样的想法 , 我的东西被强制性的分给了别人 , 那么我也可以强制性的得到别人的东西 。   
如果遇到了化解不了的矛盾 , 甚至是战争升级 , 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 。   
【正面强化行为】  
孩子做出类似分享的行为时 , 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当看到孩子愿意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大人吃 , 或者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等分享行为时 , 及时表扬他:  
“你懂得分享 , 做得真棒 , 妈妈为你骄傲!”  
当他们能够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好处和快乐 , 就会逐渐愿意主动分享 , 这时家长的引导和鼓励才会更有效 。   
而在此之前 , 大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 迫于面子要求孩子分享 , 他们不仅感受不到快乐 , 更被破坏了物权意识和界限感 。   
理解爸爸妈妈们希望孩子“爱分享”“懂社交”的初心 , 但是在孩子物权意识的萌芽阶段 , 还不理解“分享”背后意义的时候 , 倒是建议大家做个“厚脸皮”的家长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