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医|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孩子出现这4种情况要及早就医

【六一儿童网导读】进入春夏交替的时候,传染性强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又再次卷土重来,5岁以下的孩子是高发人群。两者确实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  
就医|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孩子出现这4种情况要及早就医  
文章插图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讲讲这两个经常令家长头疼的小儿常见病。  
一、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同一个“大家族”——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体的致病病毒有不少重合之处,所以在症状和传播途径上极为相似,流行时间基本重合,每年的4-6月,9-11月是高发季节。  
两者的主要不同在以下方面:  
1、疱疹位置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的咽部和软腭长疱疹。  
?手足口病:口腔咽部和软腭有疱疹,口唇、手掌和脚,包括肛门周围,也会长有透明小水泡,有时膝盖和手肘也会有皮疹。  
注意:有些孩子可能先有口腔疱疹,之后手足等部位再出现皮疹,所以拟诊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即使手、足、臀部暂时未出现皮疹,家长也需要观察。  
2、发病风险不同: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疱疹性咽颊炎会出现突然性的高热不退,看起来来势汹汹,但是极少出现严重并发症和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一般是中低热, 但有1%左右的重症病例,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会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可危及生命。  
二、宝宝不幸中招了,怎么办?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之间的鉴别可能并不会影响临床处理,通常建议一般都按手足口病处理。  
二者都是自限性疾病,不需要用抗生素,也没有任何抗病毒的特效药,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一周左右痊愈,主要针对发烧或者咽痛等对症用药缓解症状就行。  
?发烧:可以采用温水擦浴方法进行物理降温,精神不佳或高热时,给予退热处理,推荐对泰诺林(乙酰氨基酚)或美林(布洛芬)。  
?咽痛:鼓励孩子多喝凉水,可以镇痛,还能冲刷创面。如果咽痛严重,在医生指导下,给予缓解咽痛的药物。  
选择半流质的食物,如:粥、鸡蛋羹,避免酸的、烫的食物,会加重疼痛。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溃疡愈合。  
三、这4种情况,要尽快就医  
前面提到,手足口还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尽早识别可能出现的重症很重要,如果宝宝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一定要尽快送医:  
1、持续高热:体温>39℃超过24小时,且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状态不佳:精神萎靡(即使体温恢复正常)、嗜睡、拒食、烦躁,无力等;  
3、咽痛明显:喝不下水也吃不了东西,导致脱水严重(眼窝深陷,嘴唇干裂)。  
4、呕吐、肢体抖动、站立或坐立不稳、面色苍白等。  
四、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染,预防方法类似。  
1、勤洗手  
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都要用用流动的水给孩子洗手。大人接触孩子前、换尿布、处理粪便后也要洗手。  
2、消毒  
孩子的餐具、玩具要消毒;记得开窗通风;勤晒被褥。  
【 就医|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 孩子出现这4种情况要及早就医】3、注意隔离  
流行期间尽量少让宝宝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感染的机会。  
4、接种疫苗  
疱疹性咽颊炎没有疫苗。  
手足口可以接种二类疫苗EV71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6个月至5岁的孩子可以选择接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