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多人理解错了( 二 )

  
充满信心、饱含热情,人生的旅途才有多种可能。  
  
长跑|“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很多人理解错了  
文章插图  
03  
还记得那个在微博上拥有百万粉丝的育儿博主吗?为了惩罚6岁的女儿,没有及时完成“学习任务”,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至深夜。  
6岁的孩子会什么?一个人留在家里会遭遇哪些危险?自己能搞定吃饭问题吗?这些都不在这位母亲的考虑范围内。  
这位博主分享她“魔鬼式”的教育,每次孩子学习的时候,旁边都会放一把戒尺。别人90分钟完成的试卷,她要求孩子在25分钟内必须完成,完成不了就会戒尺伺候。她觉得这样就是抢在了别人前头,比其他孩子的起点更高、更快。  
我无法想象,这个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生活的该有多么的小心翼翼。  
然而,她的“魔鬼式”教育,居然还拥有上百万的粉丝追捧。  
在我看来,这根本就不算教育,充其量不过是驯化动物。  
人生是长跑,有人体力更好、耐力更好、坚持的更久;而有人却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力,难免会在中途停留,甚至是起跑都比别人慢半拍。  
学着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通人,让孩子在他的人生长跑路上,边跑边欣赏沿途的风景,甚至可以停留歇息。  
让孩子纵向比较,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进步,就该收到父母的夸耀。不和其他孩子进行横向比较,因为人生这条长跑路,没有一个固定的终点,每个人前进的方向,想要到达的终点均不一样。  
从小被称为“神通”的北大教授,丁延庆,“吐槽”自己的女儿是个“学渣”。  
有人问他:您作为北大教授,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平庸吗?  
他斩钉截铁的说:可以接受!而且是必须接受。  
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也不必死磕“起跑线”,让孩子在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中成长,按照自己的节奏,欣赏属于他自己人生旅途的风景。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