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家有钱吗?”正确答案来了,你的回答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导读:教育家默克尔说过“金钱教育是教育儿童的中心 , 也是必要的一课 , 与家庭的核心一样重要 。
但现在很多父母都回避与孩子谈钱 , 要么就是认为孩子年龄小没必要 , 只要有足够的物质和金钱能满足他需求即可 。 没必要过早向他灌输金钱的概念 , 担心影响价值观的形成 。 其实如果不谈钱 , 或许才容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 。
文章图片
在英国一位心理学家对不同阶层家庭的1000名3-8岁的幼儿做过一个关于钱怎么来的调查 , 这些儿童中65%的人认为钱从爸爸妈妈钱包里来的;30%左右的孩子说是银行里来的;只有5%左右的孩子说是靠工作挣来的 。
相信很多年龄小的孩子并没有意识钱是怎么来的 , 对物品的价值也没有太多概念 。 看重的玩具和物品只管张口向父母要 , 不管是不是必需品也不管家里有没有类似的物品 , 如果父母无休止地满足那势必把孩子惯成大手大脚的毛病 , 如果不满足孩子会不开心 。
文章图片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尽早和孩子谈钱很有必要 , 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靠辛苦所得 。
01、不管钱多钱少 , 都不能浪费
曾经超级访问一期节目谈到教育孩子问题 , 主持人李静讲有一次自己的女儿问“妈妈我们家有钱吗?”李静说听到这个问题不能告诉她没有 , 因为这样她会自卑 , 当时女儿上小学二年级 , 同学之间会讨论家庭经济状况 。 也不能说有 , 那样的话她就会惦记 , 所以最后回答“正好” 。
李静说 , 孩子问父母家里是否有钱 , 父母的回答会影响她的价值观 , 所以回答“正好” 。 告诉孩子“你上学 , 吃饭生活都不会愁 , 够用只管放心 , 并且爸爸妈妈要不断工作就有钱 , 不工作不会有钱” 。
当被孩子问家里的经济状况时 , 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 , 生活和学习一定是可以保障的 , 给他安全感 , 再要让他懂得珍惜的道理 。
文章图片
杭州一名5名岁男孩儿 , 妈妈为了培养他金钱的概念 , 想了一个办法 , 替小区里时间不方便的人到小区驿站取快递 , 每次收费5角 。 妈妈还替孩子写了一个告示 , 据说这名小男孩儿半个月挣了50元 。 这位妈妈称 , 让孩子体验一下赚钱不容易 , 送一趟快递买一瓶矿泉水都不够 , 这样他才更珍惜金钱 。
文章图片
这个方式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 但无论如何让孩子知道劳动才能获取金钱是有必要的 。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懂得 , 不论家里钱多钱少都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 要合理消费 , 并且不仅金钱一切物质和资源都是辛苦换来的都不能浪费 。
02、必要的消费 , 教会孩子享受生活
网上一位妈妈讲述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引人深思 , 这位妈妈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差 , 父母靠种地为生 , 有姐姐和弟弟都要上学 , 所以从小这位妈妈就非常节俭 。 即便大学毕业自己能挣钱了 , 每天的生活也是恨不得一分钱尽其所能地用 , 这种节俭已经在她心里根深蒂固 。
文章图片
生活富裕了也爱买打折促销商品 , 而且花完钱就会自责 , 好的东西不舍得用 , 不舍得吃 。 一次丈夫去国外出差送她一瓶价值不菲的名牌香水 , 她一直不舍得用 , 认为自己不值得用这么好的物品 。 有一天 , 孩子淘气把这瓶香水打碎了 。 那时她明白了 , 再好的东西放着不用才是浪费 。
- 妈妈做饭的神态描写 给孩子做饭的喜悦心情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妈妈在线发问:女儿读大一,未婚先孕,男生不负责,我该怎么办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