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鲍秀兰|孩子不自律,不是因为你管得少,而是因为你管太多了( 二 )

  
网上曾经报道过一则新闻 。 江苏一名14岁的男孩子 , 父亲发现孩子每天熬夜打游戏 , 于是父亲在孩子的房间安装了摄像头 。 孩子觉得父亲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 于是向警方报警 。  
不可否认 , 这位父亲的出发点是好的 。 但他的做法能帮孩子变得自律吗?答案是否定的 。 一个人的自律性来源于他的自尊水平 。 自尊水平越高 , 他的自律性就会越强 。 父母过多的控制 , 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尊重 , 从而降低了孩子的自尊水平 。 当孩子被打击惯了后 , 就会认为 , 反正父母一直认为我不行 , 干脆就破罐子破摔 , 那么 , 他就不可能会有自律性 。  
阿德勒曾说过:“任何人可以做到所有事 。 ”当我们相信孩子 , 用信任的眼光来看待孩子时 , 孩子的自律性也会逐渐建立 。  
  
其次 , 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 允许孩子犯错 。  
我们经常担心孩子犯错 , 事事都帮孩子做决定 。 以为只要孩子不犯错 , 人生就会少走弯路 。 但是 , 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对事情失去掌控感 , 也不愿为这种选择承担责任 。 我们就该告诉孩子 , 只有自己最懂自己 。 让孩子学会选择 , 少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  
最后 , 在孩子表现出自律时 , 要及时夸奖 。  
在培养孩子自律方面 , 樊登老师说他是这么培养儿子的 。 有天早上 , 他看到儿子在没人督促的情况下 , 认真的在练琴 。 于是 , 他对儿子说:“你知道什么是自律吗?”儿子摇头说不知道 。 这时 , 樊登老师就对儿子说:“你刚刚的行为就是自律 。 ”从此 , 他的儿子便明白了什么是自律 。  
写在最后  
身为父母 , 我们管教孩子的目标是为了教会孩子控制自己 。 过多的管 , 只会把孩子推向自律的对立面 。 我们需要通过淡定坦然的放手 , 才能为孩子赋予自我成长的勇气和动力 , 进而培养出孩子自律的习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