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ky育儿馆|兰可琪教育 | 反思孙杨事件的反转:巨婴式育儿,正在毁掉三代人( 三 )

  
孙杨16岁时参加城市运动会时 , 他比赛不是看裁判的牌子 , 而是看妈妈在岸上挥舞的浮漂 。 每游一千米 , 妈妈就挥动浮漂来提醒他 。  
如果比赛成绩不能让孙杨妈妈满意 , 她就质疑教练的训练水平 , 最后导致了孙杨与合作10年的朱志根教练关系走向破裂……  
此前有领导不满孙杨带着父母参赛 , 他直接说:不让母亲跟队我就不练了!  
  
在成名后 , 孙杨的社交账号 , 交由母亲一手管理;所有的商业活动 , 也要经过母亲同意 。 网传 , 他和前女友分手 , 也是因为听从母亲的意见 。  
在母亲的全面操控下 , 他对于母亲的依赖 , 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  
还记得在一起综艺节目上 , 孙杨在其他选手发言时 , 一次又一次地干扰 , 甚至主持人都忍不住吐槽:  
  
孙杨在吐槽大会上又创造了无数的记录 , 第一 , 带家长;第二 , 随时打岔;第三 , 中间访谈;第四 , 送礼物 。  
孙杨在行为和言谈上 , 就像一个“孩子” , 强势而骄傲 。  
坦途的事业 , 妈妈无微不至的呵护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 让这个三十岁的小伙子 , 摔了一跤又一跤 。  
纵观孙杨的成长之路 , 网友纷纷指责母亲杨明全年保姆式陪伴把孙杨养成了一下巨婴 。  
不得不说孙杨的妈妈对孙杨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和爱 。  
但是 , 她的付出就像是一把枷锁 , 锁住了孙杨的成长 , 让孙杨在她的教育下成长为一个“巨婴” 。  
03  
父母懂得放手 , 孩子才能成长
  
电影《机械师》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良好的判断力来源于经验 , 而经验则往往来自于失败的教训 。  
  
杨明的过度照顾 , 为孙杨一路护航 , 却也因此剥夺了他成长试错的机会 , 也养成了他依赖、自私、脾气大、全能自恋的性格 。  
前几天 , 一则妈妈让11岁盲童女儿独自上学的新闻看得人泪目 。  
女孩名叫高雅 , 因为视神经发育不良先天失明 , 5年前她进入哈尔滨特殊学校学习 。  
  
妈妈带着高雅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 , 让女儿独自上学 , 96级台阶 , 368米路程 , 数千次的敲打 , 这段15分钟的上学路是高雅最骄傲的事情 。  
然而高雅不知道的是 , 妈妈每一次都跟在她身边 , 隔着三四米的距离 , 为女儿挡着来往的车流 。  
妈妈希望女儿早一点能够独立 , 她说:「总有一天 , 我和她爸爸都会离开这个世界 , 希望那时她可以独自面对 。 」  
多么深沉而又有远见的爱 , 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  
美国心理治疗大师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毋庸置疑 , 父母的爱 , 决定了家庭教育质量的优劣 。  
充满爱的教育带来幸运;缺乏爱的教育只能导致不幸 。  
因此 , 在巨婴长大之前 , 就应该把他扼杀在摇篮 , 父母可以这样做:  
1、父母应该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6岁之前学会穿衣吃饭 , 6岁以后学会整理书桌书包 , 铺床叠被、扫地洗衣都是基本技能 。  
一定要培养孩子独立生存的能力 , 让孩子拥有独立的空间 , 才能让孩子有面对未来的勇气 。  
2、逐渐从孩子的人生中退出  
很多父母之所以从小到大包办孩子的所有事情 , 是因为他们在内心里享受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 , 从而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  
  
父母应该有自己的人生 ,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而不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绑架在孩子身上 , 明明自己累得不行 , 还会埋怨孩子不懂得感恩 。  
当父母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 , 努力提升自己的时候 , 会发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以你为榜样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