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北美“鸡娃”教育的代价:长不大的“妈宝男和娇娇女”( 四 )
文章图片
“妈宝男和娇娇女”是如何产生的?
面对史上最娇惯的一代 , 很多专家指出“鸡娃”式育儿是罪魁祸首 , Greg Lukianoff和Jonathan Haidt在2018年出版的《娇惯的心灵》中指出 , 美国教育方式已经严重走入误区 , 直升机一般盘旋在孩子上空的父母剥夺了孩子独立的的能力 。
文章图片
成长是一个逐步建立独立意识的过程 , 孩子只有学会独立思考和自主决定 , 才能应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
“鸡娃”式育儿摆脱了北美鼓励儿童独立的传统观念 , 取而代之的是对孩子的控制和保护 。
这是在干扰儿童自主性和能力的发展 , 是在用家长的智慧和人生经验来替代孩子的独立思考 , 目的是让孩子实现父母设计的人生规划 。
家长们潜心研究各类育儿宝典 , 如饥似渴地倾听教育大咖的讲座 , 想方设法探听宝贵资源 , 为的是给孩子设计出一个最佳学业和人生规划 , 还有精确到分钟的日程表 。
当家长们踌躇满志地准备实施“鸡娃”战略时 , 首先遭遇的是孩子的抵抗 。
从小有着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远大追求的孩子毕竟不多 , 爱玩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 。而且他们未必理解精心设计的日程表对他们将来的意义 , 也无法深刻体会父母的苦心和付出 。
所以 , “鸡娃”的第一步就是要驯服孩子 , 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 。而“鸡娃”的过程就是不断压缩孩子的自由成长空间 , 让一个孩子不断交出和让渡独立主权 。
文章图片
鸡血打得越猛 , 对孩子的自由空间入侵程度越深 , 孩子的自由意志便被剥夺得越多 。当孩子一步步陷入父母设好的完美布局中 , 也就一步步地丧失了独立意志 , “优秀的绵羊”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
对每天奔走于各个课外班的孩子来说 , 他们的心已经被彻底被驯服 , 他们很少有机会思考自己到底想要成为什么人 , 将来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
这些被驯服的孩子还会被密不透风地保护起来 , 他们只要好好学习和训练就行 , 父母随时监督与保护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 尽力不让他们遭受到挫折、失败和风险 。
无处不在的直升机父母随时准备为孩子灭火 , 当孩子不能入选学校俱乐部、跟朋友产生争吵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时 , 他们会立刻出手援救;
主张精细化育儿的父母会花很多时间陪伴孩子 , 从精神和情感上不断给与支持和鼓励 , 防止孩子有沮丧和不安;
割草机或者扫雪机父母干脆直接清除孩子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和挑战 。
文章图片
“鸡娃”教育下长大的孩子 , 往往缺乏独立意志 , 而且很少经历挫折和失败 , 当他们进入真实的世界会怎么样?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