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上星期我去逛超市 , 到卖玩具的区域时 , 看到一个大概5、6岁的孩子喜欢一个皮球 , 于是让父亲买给自己 。   
一开始父亲还能耐心劝说 , 家里已经有球了 , 不需要再买 。 但是孩子明显并不买账 , 就是要这个皮球 , 于是站在皮球的货架旁一动不动 。   
父亲见状 , 马上又说 , 不买皮球 , 你想吃冰淇淋 , 爸爸买给你吃好不好?男孩还是无动于衷 , 就是想要这个皮球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文章图片  
这位父亲见威逼利诱并不管用 , 变得很是恼火 , 于是开始语言攻击孩子:你太倔了 , 一点也不听话 , 哪有你这样的孩子 。   
男孩还是一言不发的站在货架旁 。 一来二去就激怒了这位父亲 , 于是开始动起手来 , 他先是狠狠的推了一下男孩肩膀 , 见没反应 , 又踹了男孩屁股一脚 , 然后自己转身走了 , 说不要你了 。   
这时小男孩终于委屈的哭了起来 , 一边哭 , 一边踉踉跄跄的跟在父亲身后走了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文章图片  
老人们常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 如今还适用吗?  
中国的传统教育中 , 很多人都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是理所当然的 , 殊不知 , 这样教育不仅给孩子造成很大心理上的障碍 , 也让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   
往往这样的家长是缺乏耐性 , 不想花时间或者不懂得如何去跟孩子沟通 , 明明可以通过聊天谈话方式解决的问题 , 到了他们这里就变成了了家庭暴力 。   
而且用暴力解决问题 , 的确是最直接、最见效的方法 。 只是 , 这样做 , 孩子真的是从心里理解大人吗?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 , 真的很难想明白 , 明明最爱孩子的两个人 , 却通过打骂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孩子 , 大人心理是解气了 , 孩子心里却满是冤屈与无奈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文章图片  
很多父母在“打骂孩子”和“后悔”之间来回切换  
不久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位高知母亲因为自己打了孩子 , 后悔不已 。 她坦言 , 自己曾经很鄙视那些打骂孩子的人 , 认为自己有孩子之后一定能爱护有加 , 不可能对孩子做出那样的事情 , 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 。   
她有一个5岁的孩子 , 一直以来自认为性格温柔 , 对孩子没有真正发过脾气 。 结果就在前几天 , 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时 , 经常被电视中的情节所吸引 , 然后就停止吃饭的动作 , 在她提醒了几次后孩子还是很容易走神 , 不认真吃饭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文章图片  
于是她立马关掉了电视 , 结果孩子一下子开始大哭起来 , 慌乱之余打翻了手中的碗筷 , 全部掉在了地上 。   
她也突然被孩子的这个行为激怒了 , 捡起筷子狠狠的打了孩子的脸 。 事情过后 , 虽然孩子已经不哭了 , 她也平息下来 , 但是晚上后悔到整夜失眠 , 回想白天的经过 , 那一筷子一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很大伤害吧!  
可惜覆水难收 , 已经做了的事情没办法收回 , 只有无尽的后悔和自责 。   
孩子的“恶习” , 只是孩子自己造成的吗?  
其实 , 就这件事来看 , 孩子错在哪里了?错的只是孩子吗?  
首先 , 是家长给给孩子养成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的“恶习” , 然后又去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 , 必须做到一边看一边吃 , 两不耽误 。 这不仅对于孩子的饮食习惯没有好处 , 更是伤害了孩子宝贵的专注力 。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无能教育,父母走出打骂怪圈,孩子才更懂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