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宝宝多大走路才正常?为什么有的宝宝10个月会走有的要15个月?

【六一儿童网导读】坊间关于小宝宝生长发育有句顺口溜:“3翻6坐7滚8爬周会走”,很多爸爸妈妈也会对照着这个顺口溜,来判断宝宝生长发育有没有落后。如果宝宝的动作行为比这时间表超前,就会觉得宝宝很聪明很能干呀,如果宝宝没有在这时间段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又会担心是不是宝宝哪里有问题,是不是生长发育落后了。那为什么别人家孩子10个月就能走了,自己家孩子竟然到15个月才能走稳当?  
生长发育|宝宝多大走路才正常?为什么有的宝宝10个月会走有的要15个月?  
文章插图  
  
宝宝多大应该会走路?  
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在他学会爬以后,就会慢慢开始渴望站立和走路,到1周岁的时候基本上就能学会走了。  
当然,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进度不一样,真正学会走路时间也不一样。早的10个月,迟的14-15个月也是有的,家长不用太心急,平时可以多引导宝宝学走路即可。  
但是,如果宝宝一直对坐、走都没有兴趣,或者1岁半多还不会走路,家长就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先排除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宝宝不会走路。  
宝宝学走路,家长能帮什么忙?  
让宝宝多爬  
动作发育是个连贯持续的过程,不要盲目听信有些人说宝宝几个月就会走了、不用爬直接就会走了,这是聪明的表现等等。不排除有的宝宝跳过爬直接到走,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爬行是最好的运动,能促进他四肢的发育,锻炼身体的平衡力,为以后他站立、走路打下坚实基础。  
放心大胆的让宝宝走,多鼓励  
宝宝学走路的时候,跌跌撞撞是难免的,有的家长看到宝宝走几步摔了一跤,宝宝自己觉得没啥还在咯咯咯的笑,家长却担心会不会摔疼摔坏宝宝,就不让宝宝学走路了,想着不急于一时等过段时间吧。这样反而不利于宝宝学走路,打消宝宝的积极性,也让他对学走路产生恐惧心理。  
此时,家长要做的是清除宝宝走路范围内一切有危险的东西,防止磕到宝宝;然后,放手让宝宝勇敢的自己学、自己走,在宝宝摔跤的时候,安抚和鼓励宝宝。  
有的宝宝可能学走路比较慢,家长也不要心急,更不要责骂孩子。  
不要牵着宝宝走  
有的家长在宝宝学走路的时候,会走在他身后牵着他胳膊走,这个举动对宝宝学走路带来的坏处可不小。  
一是可能造成宝宝手臂脱臼:家长和宝宝的身高相差太多,即使你已经尽可能弯下腰了,但是这种宝宝需要高举胳膊的举动,很容易因为不注意力道和高度的牵拉造成宝宝胳膊骨折、脱臼。  
二是会让宝宝养成踮脚走路的习惯:家长牵着宝宝学走路时,宝宝为了尽量胳膊往上够,稍不注意就会踮起脚来走路。  
三是不利于锻炼宝宝平衡力和学会走路:原本学走路从跌跌撞撞到走得稳当就是宝宝平衡力发展的过程,有家长一直在旁边扶着,反正不会倒,就拖慢了这个发展过程啦。  
【 生长发育|宝宝多大走路才正常?为什么有的宝宝10个月会走有的要15个月?】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不管是10个月就会走路,还是要到14-15个月才会走路,只要家长正确的重视和引导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要过早干预宝宝学走路,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