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错误的方式给孩子喝水可能会对孩子的肾造成影响

【六一儿童网导读】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在我们的身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人可一日不食,但不可一日不饮。我们人体需要通过水来消化食物、新陈代谢及通过肾脏排泄废物,尤其是孩子,代谢旺盛。因此很多宝妈觉得平时多给宝宝喝水没什么不好的。“宝宝便秘了,多喝点水”;”宝宝不舒服了,多喝点儿水“......貌似各种疑难杂症多喝水都能够治好。但是,这里想说的是:喝水虽然不错,但是错误的方式给孩子喝水,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  
口渴|错误的方式给孩子喝水可能会对孩子的肾造成影响  
文章插图  
  
错误的方式给宝宝喝水,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影响  
1、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有篇报道,一个1岁多的小宝宝尿血,吓得宝妈赶紧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竟然是肾衰竭,原来这位宝妈觉得自来水不卫生,一直用矿泉水给宝宝冲奶粉,导致宝宝肾脏负担不起。  
2、宝宝喝水的时候加一点奶粉: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就是给孩子喝水的时候,加入一勺奶粉,为了增加营养,虽然宝妈的出发点是好的,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长期喝这样的水,会让孩子身体轻则有浮肿的现象,重则会导致“水中毒”。  
宝宝日常生活中错误的饮水习惯  
1、口渴才喝水:有的孩子平时只顾着玩,根本就不去喝水,每次都是感觉自己口渴的不行了,然后抱着水杯咕咚咕咚的喝。其实这个时候身体已经严重缺水,口渴就是大脑发出了求救信号。长期这样的话,会降低孩子肾脏的排毒能力,发生肾衰。另外,一次性喝太多的水,会让孩子感觉肚子胀的慌,非常难受。  
2、晨起不喝水:早上起来的第一杯水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命水,人体经过一夜代谢之后,身体的所有垃圾都需要洗刷一下。饮用一杯水可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3、晚上睡觉前喝水:有的孩子白天不喝水,到了晚上睡觉前,口渴的不行,然后喝一大杯水。等自己睡觉的时候,又辗转反侧的睡不着,夜尿增多,一晚上得醒来好几次,无法有一个好的睡眠,影响孩子生长。  
4、 饭前饭后半小时内:有些家长认为吃饭前喝水可以清肠,滋润口腔和喉咙,帮助孩子更好地吃饭。其实不然,饭前喝水不仅对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还会引起饱腹感,减少孩子饭量的摄入,从而营养的供给。饭后也不建议立即喝水,刚吃完饭时,胃部填满食物,喝水容易引起胃部的压力,造成伤害,还会影响食物的吸收。  
那么如何给宝宝正确的饮水呢  
宝宝正确饮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6个月内的宝宝:宝宝6个月内的时候身体未出现异常情况,是不需要喂水的。如果宝宝是配方奶喂养或混合喂养,必须严格按照配方奶说明书上的冲调比例加奶粉和安全的水。  
2、7个月~12个月的宝宝:宝妈在宝宝满6个月以后就可以给宝宝少量饮水,在天气热、宝宝腹泻时需要注意补充水分。如果宝宝不喜欢喝白开水,宝妈也不用那么着急,在不低于6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每天可喂水2~3次,每天饮水量在50毫升左右即可。  
3、1~3岁的宝宝: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适量添加饮水了,在宝宝每天400~5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每日的直接饮水量宜控制在180毫升。  
健康喝水小窍门  
1、不要强迫宝宝喝水,应按照宝宝身体的接受量来喂水,另外宝妈需注意,在喂水初期,量一定要少。  
2、3岁以内的宝宝,都是不建议喝果汁的,没有什么好处可言。果汁的营养跟直接吃水果是没办法比的,而且喝果汁的坏处要大于好处。宝妈可不要因为外界因素而用果汁、饮料来代替水。千万不要给6个月内的宝宝添加果汁和蔬菜汁,对宝宝就是百害而无一利。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