胀气|麻麻,请别一哭就喂奶,听听我在说什么吧?

【六一儿童网导读】哭声是婴儿的第一语言,用来传达不适和寻求照顾者的帮助。婴儿哭声的分贝水平高于街道噪音,比正常语音高20分贝。早产儿的哭闹方式与足月婴儿不同,有不同的节奏,停顿和吸入-呼气模式。他们的哭声比足月儿高出八度。哭泣对于早产儿来说需要更多的力量,这会造成压力和降低血氧水平。  
胀气|麻麻,请别一哭就喂奶,听听我在说什么吧?  
文章插图  
  
哭是宝宝为了引起照顾者的注意!他在说——"我需要你... ..."  
而为了回应婴儿的哭声,母亲的心往往跳得更厉害了,血压升高,乳房温度升高了。  
父母对哭声的反应  
“崩溃”  
新手父母想象着一个微笑的、咿咿呀呀的、拥抱着的婴儿,而不是一个挑剔的孩子,老是烦躁和哭闹。  
因此,当宝宝老是在哭闹时,他们会担心是否自己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对。特别是有其他人盯着哭闹的宝宝,父母可能会感到失去控制或被判断,自己没有表现出人们所期待的为人父母应该的样子,而感到焦虑、沮丧、崩溃... ...  
错误的“建议”  
“不要抱,让他哭出来”  
父母经常被建议不要抱起哭闹的婴儿,并受到鼓励要让孩子“哭出来”。然而,实际上,哭是宝宝最强有力的沟通方式。婴儿用哭这种语言,来引起父母对此的反应,满足自己的需要,同时也增强了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更容易发展信任感,从而减少了哭泣。相反,当婴儿反复独自哭泣,无人理睬,会认为他的需求不会得到满足。  
不理解婴儿及婴儿的反应,会使增加照顾的无效性,破坏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最初的萌芽关系。  
“奶水不够,要加奶粉”  
通常,妈妈会在宝宝哭闹倍感焦虑,首先怀疑自己哪里做的不对,怀疑自己的乳汁不足、质量不好,导致宝宝没有吃饱而哭吵,并以添加奶粉来作为解决方案。而那些对宝宝发出信号积极回应的母亲会有较长时间的母乳喂养。  
哭泣是一种婴儿与世界、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不要因为宝宝哭就轻易否定自己而过早放弃母乳喂养。  
哭对婴儿的影响  
哭会增加新生儿的心率和血压,相应的增加颅内压。血流量大幅波动,使脑血容量增加,含氧量减少而导致呼吸困难。在代谢上,哭泣会导致葡萄糖消耗增加。  
哭泣也增加了胀气。  
此外,哭泣会提高婴儿的皮质醇的水平。持续压力激素水平的升高被认为是导致婴儿疾病的原因之一。  
一直哭的婴儿在母乳喂养上会发生困难。他们常常不能在哭之后的一段时间内组织行为。  
因此,作为父母当熟悉自己的孩子后,会学会分辨不同哭的类型,弄清原因。婴儿的哭声通常表示某种形式的身体不适。婴儿的哭声可能表明饥饿、疼痛或对外部环境的反应。  
饥饿的哭  
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宝宝需要频繁喂养,每次睡眠很短暂,经常醒来。妈妈要学会识别宝宝的饥饿信号,如:烦躁的手脚乱动、咂嘴、头偏一侧寻找,及吃手等,而不是等哭了再喂奶。  
新生儿可能在喂养后大约1~2小时就又饿了而哭闹,这在晚上更为普遍。因为,婴儿很容易在傍晚时聚积他们的食物。妈妈不受限制的积极响应宝宝,使宝宝得到满足,哭泣更少。而那些严格控制喂养时间的家庭,会忽视婴儿的哭声。  
不舒适的哭  
原因一:尿片湿了、感到太冷了或太热了,皮肤不适  
父母总是担心新生宝宝受凉而给他们穿上过多的衣服,其实健康的、足月的婴儿可以穿和成年人一样的衣服。  
即使温度被控制,婴儿脱衣服时也会因为失去了温暖、安全的衣服和毯子而哭泣。  
对于一个特别敏感婴儿,襁褓对他们有时会是有效的。接触宝宝的毯子衣服要柔软。热皮疹或尿布疹可能是婴儿哭泣的原因之一。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