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包麻麻|“郑渊洁爷爷”火出圈,他凭什么圈粉无数?( 三 )

  
平时外出 , 多带孩子去公共卫生间解决大小便 , 让孩子逐步适应各种场合 。  
  
03 孙女在场 , 任何人不能拿手机  
郑渊洁在家里有一个规定:  
孙女在场 , 任何人不能拿手机 。  
“在我们家 , 孙女在场的情况下 , 任何人是不能拿手机、看电视的 , 要让她只看到大人们在看书、说事或者吃饭 。 现在我儿子34岁了 , 我都不当着他的面看手机 。 ”  
如果遇到急事儿 , 或者真的有特别重要的电话 , 郑渊洁都是去洗手间 , 把门插上之后再接 。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郑渊洁非常清楚 , 孩子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 那就是模仿能力强 。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任何奥斯卡影帝影后都望尘莫及的 。  
如果学龄前儿童看到家长整天捧着个手机 , 他一定会模仿 , 也会手机不离手 。  
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 会近视!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 , 一名2岁宝宝因为玩手机 , 近视高达900度 。  
  
  
  
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还是其次 , 郑渊洁更担心的是:  
孩子不是通过看真实的场景认识这个世界 , 而是通过手机的虚拟世界认识我们的星球 , 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 , 最好的办法就是:  
父母以身作则 , 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机 , 少看电视 。  
这让我想到清华才女武亦姝 。  
  
  
  
她的父亲 , 每天下午4:30以后就不看手机 , 专心陪伴孩子 。  
  
  
  
优秀的父母果然都很相似 。  
作为普通父母 , 我们或许做不到这么极致 , 但起码可以做到 , 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 。  
  
04  让孩子不上瘾的办法只有一个:父母全身心地跟他一起玩  
为了多一个和孙女交流、沟通的渠道 , 他在孙女的动员下 , 玩起了短视频和游戏 。  
  
  
  
这不会助长孩子的网瘾吗?  
很早以前 , 郑渊洁就深深明白一个道理:  
让孩子不上瘾的办法只有一个 , 那就是父母全身心地跟他一起玩 。  
这也是他帮助儿子戒掉网瘾的一个秘诀 。  
1993年 , 郑渊洁花一万五给儿子买了一台电脑 , 结果郑亚旗沉迷游戏 , 每个月光网费就五六千 。  
郑渊洁也不责骂 , 而是制定了每周游戏大赛 , 全家人都要玩 , 每周评比看谁玩得好 。  
等郑亚旗发现爸爸比他玩得还好的时候 , 就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游戏上了 , 而是逐渐地对电脑编程、网页制作产生兴趣 , 长大后成为一名成功的动画片导演 。  
  
  
  
郑渊洁非常了解孩子的逆反心理:  
越是好不容易从父母那里争取来的东西 , 越容易痴迷;  
越是父母主动给的 , 一般不会特别痴迷 。  
因此 , 郑渊洁并不限制孙女玩抖音 , 他知道孙女能把控自己 。  
因为没有人不让她玩短视频和游戏 , 她知道随时可以玩的时候 , 反而就不太玩了 。  
这就是孩子的特点:  
凡是大人特别参与的事 , 孩子慢慢就不太感兴趣了 。  
郑渊洁建议父母 , 与其居高临下地责骂孩子 , 不如先去了解孩子痴迷的原因 , 然后平等地跟孩子交流 , 甚至跟孩子一起玩 , 让孩子觉得玩游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 孩子反而会逐渐失去兴趣 , 不再沉迷 。  
在教育方面 , 郑渊洁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  
我们或许不能完美地复制他的教育策略 , 但很多方法还是可以拿来借鉴和学习的 。  
今天的文章 ,  
能让你有所收获吗?  
分享出去和更多父母一起学习和成长吧!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