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孩子中,不少都已经和家里闹翻,与父母的关系处于僵持状态。
此时在和孩子细致入微的谈话中,常常要以“你觉得父母这样做错了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还是为了害你”等问题,让孩子反思自己对于家长的态度是对是错。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用一句“我是为你好”来教育孩子,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孩子虽无法反驳,但内心并不服气。
孩子们根本没明白,我们是如何为了他们好的。
笼统的一句话,只会让孩子感觉到敷衍,久而久之,就如同“狼来了”,直到再也没有任何效果。
3、情感再度迁移,由父母转向学习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萌生出对父母的愧疚之后,往往会出现回报父母的想法。
这时要把握孩子的情感倾向,将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认同感再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对自己有意义的书,参加更有趣的活动。
假期中孩子尤其容易沉迷网络,因为这时候他们身边没有同学和朋友,情感出现空白,孩子就将注意力转移到手机上,寻找虚拟世界中的感情。
有时候并非是游戏多好玩,而是离开了屏幕孩子无所适从。
我们要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将孩子懂得注意力迁移到更有意义的活动上来。
文章图片
心理层面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就是培养习惯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网瘾的消除急不来,家长们要耐心、细心,更要有信心。
1、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
当我们抱怨孩子沉迷手机的同时,经常会忘了其实大人也总是抱着手机,有时也会忽视对孩子的陪伴。
当孩子向你发出“我想你陪我玩”,“我在跟你说话”的信号时,请尽量放下手中的手机,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认真地陪一陪他。
2、不要把手机作为奖赏孩子的工具
有些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往往会许下承诺——“考得好就奖励你一部手机”,或者说“再做几道题就能玩会儿游戏”。
这些方法看起来省劲,其实是害了孩子。这种不良激励,只会让孩子更加无心学习,应付完了作业就赶紧去玩手机。
3、多陪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父母只要有时间,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参加户外活动。逛公园、跑步、跳绳、打篮球……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是让他的精力得到充分释放。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只是智能屏幕制约了孩子本有的活泼和玩耍。
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快乐是暂时而非持久的,更不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快乐。当孩子在真实世界里得到了快乐,哪有心思会沉迷电子电子产品呢?
4、睡前1小时不接触电子设备
每天晚上睡前使用手机会干扰睡眠质量。睡前使用手机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减少深层睡眠的时间。
事实上,深层睡眠对人体具有修复性,有助于“清洁大脑空间”,巩固学习成果。
睡前1小时不再碰手机,看看书,更快安然入睡。
以上就是有关全部内容介绍,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
- 眼睛里面长了个白色肉疙瘩是怎么回事 眼睛下面长白色疙瘩粒
- 咳嗽无痰吃什么药 一直咳嗽没有痰不见好怎么办
- 《向风而行》|《向风而行》李雨珩结局是什么 李雨珩喜欢的是谁
- 体位|4种体位缓解呼吸急促 呼吸急促有哪些呼吸技巧
- 只吃食物能有效果吗 十大降糖食物排行榜
- 排毒养颜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女人排毒养颜最好的药
- 你在喝醉之后是怎么醒酒的 过量饮酒的穴位按摩解酒
- 舌苔白厚喉咙有痰怎么办 成人止咳化痰偏方
- 在山上遇到会动的铁丝不要碰有毒 经常吃生鱼片要驱虫吗
- 还有什么好吃的适合做给他们吃呢 适合老人的营养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