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欢水|“爸妈一句话,孩子自卑30年”:好父母,嘴上都有条拉链
文章插图
一句话,能成就孩子一生,也有可能毁了孩子一辈子。
管住自己的嘴,不揭孩子的短,才是父母最大的修养。
作者|麦小麦
前几天,一段“儿子哭求爸爸别在校门口数落自己”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文章插图
因之前被爸爸在校门口数落,同学听到后,在班级嘲笑他,让儿子心中留下阴影。
这次,爸爸再想送他上学,儿子死活不肯。
争执之余,儿子急哭了:“你在同学面前揭我短,让我很没面子。要是我在你上班的地方,说你喝酒喝到吐,你是不是也会觉得丢脸?”
儿子发自灵魂的拷问,让爸爸一时语塞。
网友们看完视频,纷纷留言:
“有次考试考倒数,我妈拿着试卷给亲戚看,那嘲笑的样子让我无地自容。”
“父母总觉得孩子小,怎么讲都不记事,其实他们当众说我笨,比打我还疼。”
毕淑敏曾说:“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如果连最信任的父母,都开口闭口揭孩子短处,那孩子便无法从父母的教育中感受到尊重。
没有尊重,一切的教育等于零。
文章插图
比打骂更疼的
是那种无处可逃的羞辱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妈妈“教育”女儿的画面,痛心不已。
6岁的小女孩原本在游乐场玩得很开心,妈妈却不断提醒孩子时间要结束了,让女儿抓紧玩。
孩子为了多玩会儿,只好憋着尿,临走前不小心把换装公主裙尿湿了一大片,周围的小朋友都开始笑话她。
妈妈看着狼狈的女儿,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扇了一耳光,骂到:“你都多大了,还尿裤子,丢死人了,把你丢这儿赔。”
原本在大庭广众下尿裤子被发现,女孩脸已涨得通红,妈妈再一打一吼,她吓得直哆嗦,憋着眼泪不敢哭出声。
直到众人劝阻,游乐场对赔偿作罢,妈妈才平息怒火。
最后,哭红眼的小女孩,低着头径直冲出了游乐场。
漫画家几米曾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当众的冷嘲热讽。”
众目睽睽之下,孩子不小心犯错本就已很慌乱无助了,如果父母这时候没有安慰,反而还打击羞辱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羞愤不已,甚至陷入奔溃。
曾看过一个新闻,内心五味杂陈。
一个小男孩,因在学校淘气,写作业不认真,让妈妈很恼火。
回家的公交车上,妈妈看着不争气的儿子顶撞自己,气得直骂,更当众扒光儿子衣服,把只剩内衣和袜子的儿子丢在车上。
【 余欢水|“爸妈一句话,孩子自卑30年”:好父母,嘴上都有条拉链】围观群众的嘲笑声,还有众人拿手机拍摄的举动,让小男孩不知所措,最后司机只能求助民警。
文章插图
每个孩子从有自我意识开始,便慢慢有了自尊意识,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无比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而把一个孩子扒光了示众,无异于凌迟。
孩子犯错,很多父母会以为当众教育更能让孩子记住教训,帮助孩子成长。
可事实上,人前教子让孩子当众出丑,只会给孩子带来羞耻、愤怒,和一辈子难以愈合的伤疤。
父母对孩子自尊的攻击,比打和骂更疼。
文章插图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