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前几天收到老师发给我的一个视频 , 在美国一年级课堂上跟孩子讨论一本关于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书中插图的过程 。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文章图片  
看到这个视频 , 我发现孩子们对书中的插图细节提出了很多有趣的看法 ,   
不仅密切观察到里面的细节 , 也在使用复杂的科学词汇来描述和解释他们所看到的东西 。   
老师不仅听得很认真 , 还巧妙地衔接好孩子们的各项想法 , 如果这是一场双人舞的话 , 你可以看到  
老师非常有策略地转变视角 , 有时候是主导者 , 有时候又退后一步跟随孩子的步伐 。   
其实很多时候 , 当我们跟孩子深入讨论话题时 , 我们都需要学习视频中老师的  
有技巧、有思考的沟通方式  
, 帮助孩子创造情境和机会 , 引导孩子发挥他们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 从而引导自己的学习 。   
听起来很复杂 , 感觉不知道从何下手?但实际上答案很简单:  
就是让孩子参与真正科学家的工作  
, 让孩子有机会可以注意到某一个现象 ,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 并且找出方法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 并让孩子有机会分享他们学到的东西 。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文章图片  
在我养育两个孩子的过程中 , 我发现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行动 , 其实并不需要等到小学一年级 ,   
早从孩子观察这个世界万物开始 , 就可以创造大量的机会 , 培养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行动的过程 。   
我今天分享的方法 , 是对0-5岁分月龄认知能力的总结 , 它是通用的原则 , 适合任何年龄段的孩子们 。   
培养孩子天生的好奇心  
教育源于生活 , 教育也是生活的全过程 , 所以培养孩子天生好奇心的最好出发点 , 便是带着孩子花多点时间去观察世界 。   
像生活中常见的水、小区里散步会碰到的花朵、平时孩子玩的小球 , 都可以成为孩子科学实践的素材 。   
举个例子 , 哪怕是3岁以下的小朋友 , 我们都可以设计漂浮和下沉的探索游戏 , 提供花瓣、冰块等一系列简单可用的素材 , 让孩子动手做各种测试 。 比如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7-9个月的小朋友  
, 已经可以在装满水的箱子里放进小黄鸭、乒乓球和其他塑料玩具 , 跟妈妈一起玩  
“打捞探险” 。   
▼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文章图片  
《探索游戏:水中捞捞乐》  
让2岁孩子选择不同的物品放进浴桶里 , 让孩子理解沉浮的原理 , 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准确地理解“沉”、“浮”、“轻”、“重”的概念 。 ▼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文章图片  
《科学实验:沉浮游戏》  
接着 ,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还包括鼓励孩子“输出表达” 。   
让孩子有机会亲自动手寻求答案 , 我们还需要提供让孩子分享知识的机会 。   
▼  
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3-6岁孩子不妨试试这么做  
文章图片  
探索完后要跟孩子  
积极讨论  
这个主题 , 让孩子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 无论是非正式的展示(轮流介绍)还是正式展示(演讲、公告板、集体分享) , 对孩子来说都是持续提高探索积极性的过程 。   
体验合作寻找答案的过程  
科学思维的萌生基于探索答案的过程 。   
在大量的科学被发明之前 , 都需要经历多次的试错和重复的探索 。 当我们愿意跟孩子一起合作寻求答案的时候 , 我们会变得更加开放、也更愿意去倾听孩子的“脑洞大开“ , 这些都是孩子创造力培育的基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