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温度|这款“抗寒神器”,小心孩子“低温烫伤”( 二 )
小林持热时间非常久,实际结果超过了宣传时间。其余产品9小时后基本不再发热。
文章插图
所以,家长们可别小看暖宝宝呀!
预防“低温烫伤”
使用时做好3点
1
// 科学选购
无论是哪种取暖物品,都应从正规途径购买,并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一般来说,正规材料的暖宝宝,应该是经过国家质量检测认证的。但一些小作坊生产的劣质暖宝宝,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工业废料铁粉,这样就可能带来辐射等风险。
文章插图
2
// 控制温度和时间
要避免暖宝宝直接接触皮肤,并且避免暖宝宝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
在孩子睡觉前,家长务必告诉孩子取下暖宝宝。还要记得,不要在取暖器前及电热毯上使用暖宝宝。
文章插图
3
// 加强照看
给孩子使用暖宝宝后,作为监护人一定要多加照看,随时观察孩子的皮肤情况。
特别是婴幼儿,皮肤娇嫩,对温度极为敏感,表达能力欠佳,如果大人照看不周,很容易导致烫伤。
儿童虽然具有表达能力,但是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需要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正确处理烫伤
请记住“五字口诀”
如果孩子不慎发生“低温烫伤”,皮肤出现红肿、水疱,千万不能认为事小不必就医,更不可外擦牙膏、大蒜等,或试图用针挑破水泡。
这些错误做法不但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还可能增加就医时处理的难度,并且会影响医生对烧伤深度的观察和判断。
正确处理请记住:冲、脱、泡、盖、医5个字。
文章插图
? 冲: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20°C)轻轻冲洗或浸泡创面10-30分钟。
? 脱:小心除去衣物,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注意不要挑破水泡。
?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 盖: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泡。
? 医: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家长和同学们
你们喜欢用“暖宝宝”吗
其实,在这个寒冷冬季
最安全的“御寒神器”还是
多穿衣
你们觉得呢?
来源 | 首都教育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