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三候|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劳动节假期过后,我们就进入了立夏节气,古人除了划分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把每个节气都分为三候,来代表节气特点。那么立夏三候是哪三候?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下面小编带来介绍。
  
【立夏三候|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立夏三候|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我们的祖先将一年四季分为了24个节气,通常一个节气持续半个月之久。聪明的古人为了将对气候的探索分析更为细致,又提出了三候的说法。  
立夏三候|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因此立夏三候是指立夏节气这段时期内,将气候与大自然现象细化的三个阶段。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一候蝼蝈鸣:此时为初夏时节,青蛙等蛙类动物开始在田间、池畔鸣叫觅食。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夏天的味道浓了。  
二候蚯蚓出: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纷纷从土里钻出来。  
立夏三候|立夏三候是哪三候 立夏三候是什么意思   
文章图片   
  
三候王瓜生: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更会结红色的果实。立夏三候王瓜生,就是说王瓜这时已经开始长大成熟了,人们可以采摘,并相互馈赠。  
立夏节气有哪些特点  
1、节气气温。  
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  
华南其余的地区气温为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则早在4月中旬初即感夏热,立夏时气温已达24℃以上。  
2、雨水特点。  
立夏后,华北、西北等地气温回升很快,但降水仍然不多,加上春季多风,蒸发强烈,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立夏以后,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