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临时妈妈”守护22名危重新生儿
“请放心 , 这个特殊的时期 , 孩子有我们!”在西京医院儿科 , 所有医护人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临时妈妈” 。 在陕西疫情期间 , 她们用“她”力量坚守阵地 , 守护新生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2月22日早晨8:33 , 一对双胞胎早早降临 。
“胎龄26?3周 , 双胞胎 , 推转运暖箱 。 ”
“26?3 , 准备呼吸机 。 ”
“收到 , 暖箱呼吸机已备好 , 抢救用品已到位 。 ”
文章图片
随着门铃声响起 , 一对体重均不足1千克的双胞胎在住院总医师、责任医生、责任护士的有序交接下转至西京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 初来时 , 双胞胎血氧饱和度只有60%左右 , 全身肤色发灰 , 儿科医护人员立刻对两名婴儿进行同时抢救 , 给予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吸痰、气管插管、静脉穿刺 , 待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0%后 , 置于暖箱保暖 , 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
文章图片
【特殊时期“临时妈妈”守护22名危重新生儿】12月23日 , 为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 减轻痛苦 , 确保用药顺利 , 新生儿监护室程功梅护士长分别一次成功置入PICC 。 经过科室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和悉心照料 , 12月29日 , 双胞胎哥哥病情稳定 , 拔除气管插管 , 弟弟病情也渐趋于稳定 。
文章图片
近期 , 陕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 儿科科室内多名宝宝或因病情仍需住院 , 或是家长无法按时接孩子出院 , 西京医院儿科“临时妈妈”团队立刻上线 。 为确保治疗和护理工作有序开展 , 新生儿监护室24名医护人员以科室为家坚守岗位 , 并提前为孩子们购买尿不湿、奶粉、湿巾等用品 , 全力守护22名危重新生儿 。
文章图片
舍小家 , 顾大家 , 爱与坚守从未缺席 。 医院里 , “临时妈妈”以最专业的治疗、最精心的护理守护着孩子们 , 与他们一起等待冰雪消融 , 疫情退散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特殊时期:3岁孩子咬破水银体温计,妈妈60秒专业处理 获医生点赞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2021年广元市特殊门诊报销起付线 特殊门诊病种2021新政策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