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良好的睡眠对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重要性无须赘述 。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建立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习得的行为有关,尤其与父母及带养人的养育行为、家庭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儿童健康的睡眠习惯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自然入睡” 。所谓“自然入睡”就是儿童在没有其他外界干扰的情况下,不用借助任何辅助手段或器具(如家长拍、抱、摇、含乳或喂奶),以“自然”的方法自行进入睡眠状态,不完全清醒或清醒后仍能“自然”地继续睡眠的能力 。对儿童这种睡眠能力的培养是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父母及带养人必备的育儿技能 。
文章图片
有的家长看到宝宝一有动静,就上前轻拍想帮其继续入睡 。其实当宝宝处于浅睡眠时状态时,他的手臂、腿和整个身体经常会有些动作,脸上还可能会做怪相、皱眉、微笑等,这些都是浅睡眠时期的正常表现 。千万不要因为这些小动作、小表情而误以为“婴儿醒了”“需要喂奶了”而去打扰他 。儿童入睡或夜醒后再入睡时需学会自我安抚,一般儿童3个月左右开始发育自我安抚能力 。建议从宝宝2?3个月起着手开始培养儿童自我安抚和自然入睡的习惯,越早开始越容易帮助儿童建立规律的睡眠模式 。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
文章图片
(1)了解宝宝的气质特点、睡眠习惯,然后慢慢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宝宝的作息模式 。
(2)宝宝有睡意产生时会表现出一些相关暗示信号,如活动减少,变得有点安静,目光游离,烦躁,发脾气,精神萎靡,揉眼睛/鼻子,对玩具失去兴趣等 。及时发现儿童这些困乏欲睡的信号并作出及时的回应,让其在有睡意但未入眠的时候上床,以帮助他学会自我抚慰和放松并且自然入睡 。
(3)建立一套程式化的就寝仪式,让宝宝逐渐明白做完这一切就该睡觉了 。通常在睡前的一个小时左右开始,例如喝奶-洗漱-抚触-穿睡衣-听故事或音乐等;这一小时中,不要再让宝宝接触令他兴奋的人或事物 。通过坚持每次就寝前执行这一套规律的、完整的睡前仪式,形成条件反射,协助宝宝自然而然地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 。
节选自《0~6岁小儿养育手册》
编辑|龚紫兰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图)
【育儿|科学育儿|培养宝宝“自然入睡”的能力】
- 空腹喝牛奶不好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空腹喝奶会怎么样啊
- 发烧捂被子里出汗这种治疗方式科不科学 发烧要不要盖被子捂着
- 大学生怎样培养爱好特长 如何培养兴趣爱好圈子
- 有哪些科学依据可以证明 白酒与什么不能同吃
- 如何培养爱好或特长 特长及兴趣培养的目标
- 一个三十岁的女性可以培养哪些兴趣爱好 三十岁女人学啥最实用
-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怎样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 不同的教育观,不同的育儿方式,但都是爱
- 人一天洗几次脸最科学 一天洗几次脸最好
- 隔代教育孙爷爷的育儿故事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