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孩子有这5种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看完赶紧改( 二 )

  
当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由外界掌控时,她一定是可怕的,同时又是极度可怜的。  
她们不仅容易自卑,也都难免活得焦虑。  
05  
回避竞争、竞赛  
新学期开始,班上又要选班干部了。  
有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竞选班长。  
家长问起原由,孩子说,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别人也不会选她。  
课前三分钟是孩子才艺展示的时间,这位家长鼓励孩子展现自己。  
孩子的回答是,我觉得我会表现不好。  
孩子处处害怕和躲避竞争。  
这位家长忧心忡忡地说,自己事事要强,却在不经意间,竟养出了一个自卑的孩子!  
作家毕淑敏曾说:  
“自卑出现了并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摆到桌面上来,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现,从容面对,自卑就成了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了。”  
没有一个孩子是天生自卑的,孩子之所以自卑,大多都是源于不当的家庭教育。  
  
害羞|孩子有这5种迹象,说明你正在养育一个自卑的孩子!看完赶紧改  
文章插图  
  
那么,什么样的父母,会容易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呢?  
1、【总是吼叫责骂孩子】  
有位家长曾分享过一件事,很令人受启发。  
她说女儿绘画很有天赋,她常常由衷地夸奖孩子。  
但是女儿的数学似乎不怎么样,每次教孩子数学时,她都会怒不可遏,吼叫责骂孩子。  
几年下来,女儿越来越喜欢画画,而且画得越来越好。  
但是孩子数学却越来越差,一到写数学题的时候,只要妈妈坐在旁边,她甚至瑟瑟发抖。  
哈佛教授曾做过实验:  
“经常被父母吼叫责骂的孩子,会变笨。”  
同时,父母的吼叫责骂声,更会成为孩子的“内在的批判声音”。  
“我不够好”、“我一无是处”…  
这种否定和批判,会让孩子变得自卑。  
长此以往,这种自卑感会深入骨髓,让孩子不敢尝试、不敢有想象力,变得胆怯。  
你的一句不经意吼叫、一句刺骨地责骂,这种“被歧视感”,或许将成为孩子未来,无论怎么努力都甩不掉的阴影。  
因此,一个家庭,能好好说话比什么都更重要。  
一个家长,能合理控制好情绪,不拿孩子的事情作为宣泄口,才是最合格的家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正能量,家长给孩子最温暖的教养,孩子才能正向成长,变得乐观自信。  
2、【包办孩子的成长】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明明五岁了,家长还端着饭碗,追在孩子后面,苦心婆心地喂饭。  
孩子七岁了,家长还在包办他洗澡、洗头。  
孩子玩玩具,从来都是家长跟在后面收拾。  
在父母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孩子会产生依赖,继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被动的情绪。  
长此以往,家长会面临孩子越来越多的成长问题。  
因为从小被父母过分包办一切,孩子会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们面对问题,会畏手畏脚,没有主见,低能自卑。  
等这类孩子长大了,他们要么啃老,要么自卑焦虑地活着。  
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懂得放手,不再“包办”孩子,让孩子在完成自己的事情时获得成长的机会。  
3、【对孩子完美教育】  
一对高知父母,他们做事完美高效,在职场上叱咤风云。  
可是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他们却束手无策。  
当孩子画画时,他们会用他们的完美标准来要求孩子,总是嫌这里画得不好,那里画得不像。  
当孩子写作业时,他们会嫌这一笔划得不直,那一撇写得潦草。  
常常深夜,孩子都还在父母的要求下,不停地擦掉又重写,只为达到父母的完美要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