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

很多新手妈妈对“乳糖不耐受”都不陌生  
当宝宝吃了母乳或者配方奶后  
出现了腹泻(有的宝宝每天可能多达10+次大便)  
大便呈稀水样或泡沫便 , 且伴有肠胀气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图片来源:网络  
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存在乳糖不耐受了  
有些家长非常焦虑担心宝宝  
长期腹泻影响生长 , 想改无乳糖奶粉喂养  
又担心没有乳糖会影响宝宝大脑的发育  
那么 , 究竟怎么做才好呢?  
今天就跟着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来了解一下  
#01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乳糖 。   
乳糖是哺乳动物乳汁中的一种糖类 , 是人体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物质 。 乳糖进入小肠后 , 被小肠黏膜上的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 , 进而被人体吸收利用 。 其中 , 半乳糖参与脑组织和神经组织的构建 , 是婴幼儿大脑发育的必须物质 。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乳糖酶分布于小肠黏膜的最表层 , 因此也最容易被肠道环境所影响和破坏 。 当肠道黏膜分泌乳糖酶缺失或减少 , 导致人体对奶制品中的乳糖不能消化或者部分消化 , 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   
未被消化的乳糖进入大肠后被细菌分解成为乳酸、氢气、甲烷和二氧化碳 。 乳酸会刺激肠道 , 增加肠道蠕动 , 引起腹泻;二氧化碳在肠道内聚集 , 产生胀气 。 因此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往往会伴随腹泻、腹胀等表现 。   
#02  
为什么会出现乳糖不耐受?  
1.早产 , 是导致乳糖不耐受的原因之一 。 早产儿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 , 导致小肠内乳糖酶的活性较低 , 随着宝宝摄入奶量的增加 , 甚至超过小肠内乳糖酶的消化能力时 , 就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 这叫发育型乳糖酶缺乏 。 此类型的宝宝有部分表现为长期腹泻 , 但食欲和生长情况正常 。   
2.感染 , 尤其是感染性腹泻是导致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 。 包括:轮状病毒性腹泻、细菌感染性腹泻及某些肠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等 。   
个别小孩在接种某些疫苗后 , 出现小肠内乳糖酶活性暂行性降低 , 叫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 一旦原发疾病恢复 , 乳糖酶活性便可逐渐恢复 。   
3.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 是其较罕见的一种病因 。 它是一种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病 , 这种宝宝出生时就存在乳糖酶缺乏或活性低下 , 且持续终身 , 一旦进食含乳糖的奶制品就会出现顽固的腹泻 , 且较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危及生命 。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03  
出现乳糖不耐受后应该怎么办?  
1.前往医院做检查  
如果怀疑宝宝有乳糖不耐受 , 应先带宝宝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 。 目前对乳糖不耐受的诊断用得最多的方法就是直接查粪便的还原糖实验 , 阳性评定标准为还原糖≧(++) , 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  
2.自行好转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如果大便次数不多且不影响生长发育 , 无需特殊治疗 , 可能会慢慢好转;  
3.额外尝试添加乳糖酶  
可尝试额外添加乳糖酶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 若效果不佳可用无乳糖配方奶粉 , 待症状缓解后再尝试逐渐增加母乳/配方奶喂哺次数 , 改用母乳/配方奶和无乳糖配方奶混合喂养的方式 。   
大部分发育型乳糖不耐受的宝宝 , 其症状都会慢慢好转 。 如果是继发于急性肠炎后的乳糖不耐受 , 由于小肠黏膜需要修复后才能分泌乳糖酶 , 因此一般需0.5~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乳糖酶功能 。 如果是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宝宝应该终生避免摄入乳糖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