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她的朋友圈,也从各种品牌活动的精修图,变成了不同角度的宝宝照 。
Maggie身上曾经吸引我的“大女主光环”,似乎正在慢慢褪去 。
虽然我能感受到生完孩子后Maggie是幸福柔软的,但我不确定——
这种转变是因为她享受现在的家庭生活,还是无奈做出的妥协 。
文章图片
在办离职交接的那天,我终于有机会和Maggie单独聊了聊 。
她并不觉得在办公室吸奶是件羞耻的事,这是女性成为母亲之后再正常不过的日常行为 。
当我问起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时,Maggie笑着说:“怎么没有人去问问男性这个问题 。”
她坦言,内容行业瞬息万变,面对在互联网前端冲浪的95后同事,重回职场的她感到力不从心 。Maggie尽最大努力在8小时内处理完工作,剩下的时间回归家庭 。
但她深知,还想在这个红利淡去的行业拥有一番建树,每天8小时是远远不够的 。
她只能安慰自己,可能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侧重点 。
文章图片
作为「性别教育」匮乏的一代,我们往往是从身边的女性开始,去零散地拼凑出认知里的女性群像 。
人生不同阶段出现的女性,组成了我人生的锚点 。
我妈一直独揽家务,所以小时候的我觉得,为琐事操劳是女人在家庭中的义务;
邻居姐姐在父母的恳求之下,被迫改掉了“机械工程”的高考志愿,所以那时的我认为,女性天生就不该从事相关工作;
再到第一份工作时遇见的Maggie,她让我看到了职场女性面临的生育困境,让刚毕业的我对婚姻和生育充满了恐惧 。
人们常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
幸运的是,随着观念的更新,当代女性在不断修正着自我认知 。
我们意识到,人生本没有固定的模版,所以没有哪一种人生叫完整,它只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路 。
而选择「职场妈妈」这条路的女性,面临着重重困难 。
或许,不管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什么身份,我们都该给职场妈妈们多些包容和理解 。
因为很有可能,未来在职场中被不公平对待的女性,
是你的妻子、孩子,甚至是我们自己 。
写在最后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逐渐意识到了生育背后的高额成本 。
社会需要女性去生育,解决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但生育的痛苦,似乎永远只有女性一个人在承担 。
社会能为女性提供的帮助,和快速觉醒的女性意识是脱节的 。
有人说,放弃也是一种很英勇的表现 。
但在“生育”这件事情上,为什么总要女性去放弃?
女性放弃时间、事业、身材、兴趣爱好,换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颂 。
但这块英勇的勋章,得来未免太过残忍 。
追溯女性生育困境的根源,其实是因为人类天生的进化需求,将子宫赋予在了女性身上 。
大自然的选择确实是在讨论生育问题时无法逾越的鸿沟,但我们依然能依靠其他社会手段,来减少女性的生育成本 。
《职场妈妈生存报告》这本书中提到:
在瑞到实行双职工/双照顾者的政策模式 。一个家庭有480天产假,政府鼓励父母平分假期 。不管什么性别,在瑞典想要兼顾工作和孩子并不困难 。
它让我看到了家庭和工作之间平衡的可能性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因素有哪些 性功能和什么相关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